3.人樂有賢父兄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於是,他聲不動地問:“何以見得‘舅舅’是個好幫手?”
“‘舅舅’在奴才面前提起王爺,他說,十幾位阿哥,照他看,只有四爺頂了不起。”
“喔,我是怎麼了不起呢?”
“奴才不敢問。”
“為什麼?”
“奴才在王爺門下,如果太關心了,豈不惹人疑心。”
“好!正該如此。”
“如果王爺覺得奴才的話有點用處,奴才倒還有些話想說。”年羹堯的那些話有用處?胤在想,自然是勸他籠絡隆科多,做個好幫手這句話。於是他點點頭說:“你有話儘管說!說錯了、說得文不對題都不要緊。只當閒聊。”
“是!奴才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就把話說錯了,王爺一定矜憐奴才的一片誠心。”作了這段表白,年羹堯提出他的建議:隆科多現任古稱“九門提督”的步軍統領,職掌保衛京師的全責。所管的事務很多,而最重要的是肅清宄。如果隆科多將這個差使幹得有聲有
,便能獲得皇帝充分的信任,參與一切機密,這對胤是非常有利,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如今各王府多招納奇材異能之士,王爺韜光隱晦,不肯隨波逐,自然是見識遠大之處。不過奴才在想,舅舅手下倘也有幾位傑出人才,一則可幫舅舅把差使當得更漂亮;再則緩急之際,亦可轉為王爺所用,誠為一舉兩得之計。不知王爺意下如何?”胤聽得句句入耳,怦然動心,而表面上卻還不肯認真,只說:“你別問我!原說了的,只當閒聊,你說你的好了。”
“奴才先要說個前明的遺老之後,本朝的監生,在史局修過明史,如今歸隱在家的黃百家。
“黃百家!”胤問道“是黃宗義的兒子不是?”
“是的。黃百家多才多藝,大家知道他從梅文鼎學過天算,不知道他還是技擊名家,寫過一卷‘內家拳法’。”
“喔!”胤大興趣“他怎麼會懂技擊呢?”
“不但懂,而且通。淵源有自,說來話長。”話要從內家拳的始祖、武當山的張三丰說起。自宋至元,由元及明,內家拳的大宗師,名叫王宗嶽。他有個得意弟子叫陳州同,是浙江溫州人;陳州同傳張松溪;張松溪傳葉繼美,此人是寧波人,所以內家拳又由溫州傳到寧波。葉繼美收了五個徒弟,最小的一個叫單思南,盡得真傳。其時已在崇禎年間,去明亡不遠了。
單思南早年從過軍,晚年歸隱家鄉,擺了個場子收徒弟,一則餬口,二則遣悶,本就不想找個傳人。他的徒弟亦沒有什麼成材的——俗語說的“窮文富武”無非紈子弟,只想學兩招花拳繡腿,在人前炫耀而己。
獨獨有個叫王來鹹的,是有心人。他們師兄弟住在樓上,到得夜深,他人鼾聲如雷,王來鹹卻伏在樓板上,從縫隙中悄悄偷看師父練拳。這叫“偷拳”是武林中犯大忌的。所以王來鹹一聲不敢響,遇到不解的地方,亦不敢去問師父。這樣兩年之久,單思南的本事,已讓王來鹹偷到十之六七。再要進步,就除非師父指點了!
於是,王來鹹盡力討師父的好。單思南有茶癖,王來鹹關照家裡辦來天下名茶,又學會了烹茶的訣竅,然後打造一隻極講究的銀盃,每天一早一晚,伺候師父品茗,久天長,單思南終於以不傳之秘,傳授了王來鹹。
所謂“不傳之秘”乃是點。一舉手之際可以決人生死,所以王來鹹出手極其慎重,非萬不得已,決不輕發。一次有個惡少,
他出手,王來鹹始終容忍,及至辱及他的父母,非有表示不可了,但仍然手下留情,所點的一個
道,與膀胱有關。因而此惡少幾天不能小解,直到他磕頭謝過,方始解去。
當然,行俠仗義,少不得替人報仇,有一雙弟兄不和,哥哥用重金聘請王來鹹去整他弟弟,王來鹹斷然拒絕,說“這是以禽獸待我”因為深明倫理,所以明朝既亡,錢肅樂在浙東起義,王來鹹毅然投效。事敗歸隱,頗有人卑詞厚幣,登門求教。而他不屑一顧,自己擔糞鋤地,種菜為生。惟獨與黃百家好,盡傳所學。年羹堯認為能將他請到京師,以他所著的那一卷“內家拳法”傳授由
軍中特選的勇土,會有莫大的用處。
聽他講完,胤惋惜地說:“樣樣都好,只可惜黃百家的身份不好。明朝志士之後,必然引人注意,是非從此多矣!”
“然則有一個人,不妨由步軍統領衙門,奏調進京。”年羹堯說“此人名叫喬照,現任浙江提督。”
“這喬照有何長處?”
“他是‘四平槍’名家,藏有兩本槍譜。治傷的藥酒方子,海內第一。”
“這個人用得著,我得便跟舅舅提一提。”胤又問“此外還有什麼傑出的人才?”年羹堯想了一會兒答說:“有兩個。一個七十多歲了,怕不肯出山了。”
“是誰”?
“此人叫馮行貞。”
“馮行貞?”胤偏著頭想“好像聽見過這個名字。”他想起來了!馮行貞是江蘇常人,書香門第,溫文爾雅,卻生
好武,自己練出好些別出心裁的武藝,作為娛樂。譬如先發一矢,緊接著再
一矢,前矢緩,後矢急,於是後矢擊落前矢。這一手本事,他練了十年才成功,然而只是神奇而已,並無多大用處。
倒是有些自創的武器,效用很大。有一種名為“灰蛋”——拿雞蛋打個孔,漏掉黃白,灌以石灰,用皮紙封好。每週出門須經荒郊險山時,總帶幾個在身邊。遇到強徒剪徑,自顯力所不及,便取個“灰蛋”擲到對方臉上,石灰眯目,無不大吃其虧。馮行貞常到北方訪友,山東有個響馬渾名“老倭瓜”常常告誡部下:“遇到常馮二公子,千萬少惹他!”
“我年輕的時候見過他。”胤憶著往事道“那時他在康親王傑書帳下效勞。傑書死在康熙三十六年,由他的長子椿泰襲爵。椿泰的六合槍是很有名的,舞起來十幾個人近不得他的身,據說就是馮行貞教的。我在康親王府見到他,大概是康熙四十年的左右,二十年了,他還健在?”
“是的,不過歸隱了。”
“那麼,還有一個呢?”
“還有一個,奴才勸王爺無論如何要羅致了來!不然,就要到八爺府裡去了。”
“八爺”便是胤。曾因圖謀立為太子而被軟,去年方始解
釋回。如今表面上雖無動靜,但皇九子胤、皇十子胤都跟他很好,暗地裡仍有活動。
在胤看,胤也是他的一個勁敵,所以聽得年羹堯的話不由得關切地問:“此人叫什麼名字?”
“叫甘鳳池,是江蘇江寧人。他善於借力取勝,所以越是強敵,受創愈甚。”年羹堯忽然問道“山東即墨有個馬玉麟,王爺想來知道?”胤知道,因為馬玉麟前幾年在京裡很出過一陣風頭。此人身體極其魁梧,肚子很大,每天起身,用一幅很長的白布將腹之間捆得緊緊地,上牆爬柱,捷如猿猴。膂力之好,更不待言,曾經幾次在王府中與侍衛角力,無不佔盡上風。
“以後聽說他到江南去了,就此銷聲匿跡,再也沒有聽見過這個人。”胤問道“你怎麼忽然問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