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冷的《迴歸》之路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迴歸》是一部無比緻的電影,裡面的每一幀畫面都美得像油畫,清冷的
調幾乎將悲愴的內核都
離了。它講述親情與成長背後的痛楚,把人文與道德冷靜地剖析開來,電影裡每個人都按著他們應該有的反應做出行為,卻把整件事情推向一個溫暖而殘酷的結尾。
故事講述安德烈與伊凡兩個孩子一直跟母親相依為命,突然有一天,他們十二年未面的父親回來了,為了增近父子情意,他們三人安排了一場旅行。一路上,這個歷盡滄桑的父親暴力而固執,沒有對他們有絲毫的親暱,顯得嚴厲而蠻橫。哥哥安德烈懦弱順從,而弟弟伊凡卻倔強自我,整個旅途上,安德烈都對父親敬畏無比,而伊凡卻隨時帶著敵意,甚至不肯叫那個男人為爸爸。
那個父親可能的確不是好父親,他從來沒養育過孩子,哪怕心中是愛著孩子的,卻依舊憑著他從前的經驗試圖讓兒子們都變得像他那樣堅強。所以他對孩子的引導逐漸轉化成一場“戰爭”安德烈被壞孩子搶了錢,父親用汽車把那些壞孩子追回來,然後讓安德烈隨便怎樣對待那些孩子,他天真地以為那就是在幫兒子出頭,而安德烈卻對父親隱晦的暴力更加心悸。伊凡開始是想接受這個父親的,他甚至對安德烈說父親在意他們,只是用表面的冷漠假裝不在意罷了。他們三人甚至很愉快地在一起釣魚了,但是兩個孩子始終是對父親充滿了童稚的猜疑。有一次,伊萬任地拒絕父親去一個更遠的島上游玩的要求,父親就將伊萬趕下車,然後把魚杆給他,自己駕著車帶著安德烈揚長而去。伊萬為此而淋了雨,自此,伊萬對這個父親的恨急劇加深,甚至起了殺心。
這個父親帶他們去的地方都風景優美,生存條件卻異常艱苦,他也許只是想將他的孩子在享受人生美好的同時學會自立。他讓孩子們學會如何將汽車從陷入的泥地裡出來,讓他們學會在暴風雨中划船,學會如何與惡劣的自然環境作鬥爭。但是他忽略了孩子的依賴與自我中心的驕貴個
,伊萬陰冷憤恨的表情尤其明顯,他厭惡父親為他做的一切決定,洗餐具時甚至將父親的餐具丟入大海,於是故事一再磨滅我們對其“外冷內熱”的幻想。
終於有一次,兩個孩子因為想抓一條大魚而延誤的歸來的時間,安德烈為此捱了父親的打。這讓安德烈許久以來積壓在心裡的憤怒爆發了,兩個孩子都歇止不住衝動,伊萬甚至掏出了刀子,他對這個不懂表達愛的父親大喊:“我恨你!我要殺了你!”然後哭著跑上高高的瞭望架,父親為了救他而從架上不慎跌落死亡。在父親死去以後,兩個孩子用父親曾經教過他們的方式將屍體拉上小船,他們架著船離開小島,中途發動機壞了,孩子們就用父親教過他們的划船技巧劃回去。每一部命令都由安德烈來指揮,他簡短果斷的言辭儼然就是父親的翻版,從前謙和懦弱的表情也不見了,變得和父親一樣不動聲。
最讓我唏噓的是那個結尾,小船由於沒有拴好,於是慢慢飄移到了水中,我這才想起父親在船靠了小島岸後沒有教他們如何拴住小船。於是被礁石撞裂的小船帶著父親的屍體慢慢沉入海底,那時伊萬才拼命叫著爸爸奔向海邊,父親下沉的臉上居然像是聽到了那呼喊而微微泛起笑意,他終於聽到伊萬叫他爸爸了。
於是這兩個孩子開始了迴歸之路,伊萬說自己的鞋子溼了,安德烈快速地命令:“把它脫掉!”伊萬沒有像以前那樣事事故意倔強,而是聽話地脫了鞋,他們在這一場充滿矛盾與殘酷的親情之旅中都蛻變得超出常人的成。
儘管這是一部沒有擁抱,沒有親吻,沒有犢情深甚至沒有光明結尾的電影,卻依舊
淌不一樣的父子情意,他們三個人血
上的息息相連被隱埋在一次次衝突背後。安德烈與伊萬對父親的愛與恨像一條忽急忽緩的河
,讓我們都跟著那些
緻優美的長鏡頭停停走走,人物的每一次心
起伏我們都會一起波動。故事中的情
脈絡彷彿已經長到我們身上,每一份
情都能讓我們體會,哪怕是那樣冰冷的結局,竟也生出了一絲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