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惡城市》暴力美學的極限完美詮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為什麼很多人喜歡吳宇森的電影,除了電影裡邊的男人情義之外,也許更多的是因為那幾把手槍及一隻只白鴿,無形中軟化了它電影的硬朗內核,就如周杰倫的《雙截》高
處突然來上一段鋼琴樂你就會聽得很high一樣,我們需要
盪時突然來些迂迴的兜轉,這樣才能興奮。我想吳宇森到後來筋疲力盡的《碟中碟2》之所以能毫不猶豫地放棄第一部中那些智慧元素,也許就是因為他對自己的招牌特長過份自信,最終只能得到不痛不癢的評價。
這次,我想終於有人像甩出一把百元大鈔讓你兩眼放光一樣丟給你一部黑白的電影,然後讓你知道何為真正的“暴力美學”那種至始至終都硬碰硬的血腥殺戮,以及毫不掩蓋的黑
成份朝你撲面而來,讓你屏聲息氣將整部電影從頭看到尾。《罪惡城市》,我只能說觀看之前,的確是低估了它。
電影開頭很完美,讓你知道什麼叫做詩意,夜中的美人,黑白背景下的紅
晚禮服以及她背後那位英俊紳士。紳士的囗中念著
人的字眼,讓美人心馳
醉,就在你和美人一樣淪陷於紳士詩一樣的唸白時,突如其來的刺殺卻是那樣不動聲
地讓你意外。不得不說,很刺
,也很美麗,喬什。哈耐特最先為你奉上了一份“黑
甜點”我沒有看過漫畫原著,但是電影第一個鏡頭出現時,我就相信那就是一部活動的“漫畫”誇張而單純,黑白兩種屬於極限的
彩讓片中每個人物都變得完美無比。中間些許
彩的點綴起到了強化環節和渲染氣氛的作用,它告訴《蜘蛛俠》或者其它改編漫畫的電影製作人,什麼叫做真正帖近本質。
《罪惡城市》的優勢在於它的彩創意,它融匯了一種屬於直刺你心的暴力震撼,告訴你要“黑”就“黑到徹底,即便裡邊很多情節讓你想到的除了血還是血,但是從人物身體裡噴
出的血
是屬於明亮的銀
時,你就不得不剔除自己先前的“恐血癥”轉而去觀賞一個人被肢解後的“美態”於是你會驚奇地發現自己居然喜歡“暴力”也許紅
讓你覺得太觸目,所以導演很聰明地選了一種你可以自然接受的顏
告訴你其實
血對於罪惡來說就如同一種信仰般可以令人們瘋狂膜拜。
電影雖然分了三個故事來講,各有不同的暴力內容,卻全是為了女人。理由很簡單也明確,說實話,在爾虞我詐的時代,“一怒為紅顏”的因由遠比“江湖義氣”要令人信服得多。所以片中那三個男人用一種極端暴力去對抗另一種暴力時的快也讓我們能很快理解,甚至為了這些壯漢的舉動而
動不已。三次享受到的“暴力盛宴”我最喜歡中間那個故事,酷到極點的槍戰,
氣氣又
美無比的動作與造型,以及美惠乾淨利落的刀法都在提醒那些自以為
心設計了動作戲要“殺死比爾”的人們他們以前所謂的經典是多麼可笑。
第一個故事中隨便一個將美女人頭如獵鹿頭標本般掛在牆上做裝飾就輕鬆將《黑暗之夜》中所謂的“哥特式恐怖美學”打敗,更不要提後邊伊利亞伍德扮演的吃人殺手被砍去四肢然後引來惡狼將其吃掉時的張揚之美,最後只剩下人頭他還是保持著生前一樣冰冷沉默的表情。儘管最後一個故事《黃雜種》很刻意地去抨擊黑暗政治重壓下人們的悲憤,也許是想去直指暴力的源頭,但還是牽強了些,不如中間那個故事中克里夫。歐文擁著他心愛的女人如國王般俯視著他們靠此為生的地盤,那種黑
夾帶著某種
人的華麗綻開了極美麗的效果,使這部電影區別於以往任何一部黑
暴力片。
我知道美國人善於玩這樣的心理遊戲,所以很聰明地把握住了我們“歷經百戰”的觀片心理。每個情節不管背後的實質多麼殘忍而讓人憤怒,卻始終讓你傾倒在它完美的畫面之下,讓你在看的每一秒鐘都不想眨眼,生怕錯過了每一個美的鏡頭。而劇中人始終念著內心獨白,
著各種危險武器卻像個歸錯了身份的詩人。給你講著犯罪的快
與他們內心的變態
動卻像溫柔地給你讀一部愛情小說。儘管到最後,你也沒能太體會到其中些許脈脈溫情,但還是被這種奇妙的
覺所牽引。
最後喬什·哈耐特帶著他磁的嗓音在電梯裡呼喚他下一個刺殺目標時,我看到那個
女恐懼地眼神,然後畫面暗下來,字幕,結束。我都不得不為這樣美到極致的暴力而大聲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