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媚上荒政殺無赦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一夜,君臣二人密談到五更刁斗方散。
張儀出得宮來,但見薄霧茫,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索
棄車徒步而行,片刻出得宮牆偏門,卻見長街樹下黑糊糊一片
動!張儀雖然吃了一驚,卻是膽
極正,大步走近一看,竟然是一群肥牛當街倒臥,悠閒的噴著鼻息倒嚼,旁邊一張大草蓆上,卻是橫七豎八的躺著幾條呼嚕鼾睡的漢子。張儀又好氣又好笑,低聲喝道:“嗨!醒醒了!當街臥牛犯法,知道麼?”一個
瘦的身影一骨碌爬起連連打拱做禮:“軍大人恕罪,我等少梁村漢,只草草住得一夜,明
獻了壽牛便走,求大人法外施恩才是。”張儀見是個白髮老人,便先軟了心腸,溫和問道:“壽牛?甚個壽牛?給誰獻壽牛?”老人仍是打躬不迭:“軍大人有所不知,我少梁縣連年大
,都是託王家聖明福氣。今年少梁縣要給秦王祝壽,每村獻一頭壽牛咧。”張儀聽得大是詫異——獻耕牛祝壽,這可當真是天下頭一份!
那時侯,耕牛比黃金還貴重,除了國家祭祀天地的大典,誰敢用活活的耕牛做壽?再說,張儀身為丞相,尚絲毫不知秦王有祝壽之舉,山野庶民卻如何這般清楚?心思閃爍間張儀笑道:“你等是王室貴戚,好福氣呢。”一個壯漢子連忙搖手道:“不咧不咧,草民能有恁福分?”又一個漢子搶著道:“秦王壽誕呀,有人上心咧,四月初三麼!不知說幾多遍了,少梁誰不知道?”張儀笑問:“那這個人肯定是大貴人了?”漢子正要說,
瘦老人低聲呵斥道:“一邊去!胡咧咧個甚?”回身對張儀躬身笑道:“他是個半瓜,信不得,壽牛自是庶民誠心獻納了。”張儀笑著連連點頭:“那這壽牛,就是全村人花錢買的了?”
“錯咧錯咧!”一個漢子高聲道:“出錢買牛,那能叫獻牛祝壽?這牛可是咱家自個獻上的!”張儀笑道:“一家一牛,都想獻牛祝壽,不就沒有耕牛了?”那漢子臉憋得通紅,想說話,卻竟是硬生生回過身去了。老人嘆息一聲道:“軍大人,看你也是個好人,就莫再問了。王家聖明,子民祝壽,左右不是壞事了。”張儀思忖著笑道:“倒也是,不說了。老人家,秦國向來是法外不施恩。我看你還是趕緊將壽牛趕到南市去,那裡有牛棚。哎,可不要說在這裡碰見過人了。”
“是是是,大人有理。”老人回身低聲下令:“走!吆起自家牛快走!”漢子們捲起了草蓆,一片“得兒起!得兒起!”的吆喝聲中將耕牛趕了起來。突然,一個漢子“哎喲!”一聲,腳下一滑,便摔了個仰面朝天。
“哈(壞)咧哈(壞)咧!牛拉屎咧!”一個漢子驚恐的叫了起來。
秦人都悉與
常衣食住行有關的律條“棄灰於道者,鯨。”便是誰都刻在心頭的。將柴火灰隨意倒在路邊,都要給臉上烙印刻字,何況牛屎?更何況在王宮與相府間的天街上?一時之間人人驚慌。
“慌慌個甚?都脫夾襖!快!”瘦老人厲聲命令。
十多個壯漢子齊刷刷脫下了厚厚的雙層布衣,這便是“夾襖”
秋兩季的常衣。見漢子們已經脫了夾襖,老人指點著低聲吩咐:“你等幾個包起牛糞!你等幾個擦乾淨街道!狠勁兒擦!”漢子們二話不說,在颼颼涼風中便光著膀子忙活了起來。老人回頭對著張儀深深一躬:“軍大人,我等草民為王祝壽,無心犯法,還請大人多多包涵,莫得舉發,我全村十甲三百口多謝大人了!”說著便“噗嗵!”跪到了地上,其餘漢子們也光膀子抱著牛屎夾襖一齊跪倒:“我等永記大人大恩大德!”張儀心中大不是滋味兒,連忙扶起老人:“人有無心之錯,既然已經清理得乾淨,又髒了衣服,還受了凍,我如何還要舉發?老人家,快走吧。”老人一躬,唏噓著與漢子們牽牛走了,靜謐的長街傳來噗沓噗沓的牛蹄聲,張儀的心也隨著一抖一抖的。寒涼的晨風拍打著衣衫,恍惚間張儀竟忘記了身在何處,痴痴的兀立在風中,一直凝望著牽牛的農人們遠去。
“丞相,早間寒涼,請回府歇息吧。”家老早晨出門,見狀連忙跑了過來。
回到府中,張儀竟是不能安枕,覺得少梁獻壽牛這件事實在蹊蹺,又隱隱覺得“壽牛”後邊影影綽綽隱藏著更深的東西,只是他吃不準這件事究竟是否應該向秦王提出?尤其是否應該由他提出?古往今來,那個帝王不喜歡為自己樹碑立傳歌功頌德?雖說秦惠王是個難得的清醒君主,但安知他內心沒有這種渴望?若是有人暗中授意,出面勸諫豈非自找無趣?然若佯裝不知,卻又於心何忍?
雖然不是那種以“死諫”為榮的骨鯁迂腐臣子,張儀卻也不是見風轉舵的宵小之輩,縱橫家的本,便是“審勢成事”不審勢則動輒必錯,即或搭進
命也於事無補。可眼下的這種情勢,他卻是兩眼一抹黑。按照商君法制:庶民不得妄議國政。這“不得妄議”既包括了不許擅自抨擊,也包括了不許擅自進行各種形式的歌功頌德。商鞅變法以來,秦國的各種祝壽便銷聲匿跡了,秦惠王難道不清楚?驀然之間,張儀想到了秦惠王車裂商君,不
出了一身冷汗!安知這位城府極深的秦王不想對商君之法改弦更張?果真如此,那這祝壽便是試探了?張儀啊,慎之慎之…
睜著雙眼躺臥了一個多時辰,張儀索起身梳洗,又喝了一鼎滾熱的羊肚湯,便吩咐書吏去請行人嬴華前來。
行人本是開府丞相的屬官,官署便在相府之內。由於嬴華常有秘密使命,所以未必總是應卯而來。但只要在咸陽,嬴華還是忠於職守,每卯時必到自己的官署視事。這也是秦國王族子弟的傳統——但任國事,便守規矩,從不自外。今
嬴華剛進官署,便見書吏來喚,便依著章法跟在書吏後邊來到了張儀書房,全然沒有以往灑脫親暱的笑意。
張儀揮揮手讓書吏退下,便笑著問道:“公子可知今何
?”
“丞相不知,屬下安知?”嬴華一臉公事。
“秦王壽誕。公子不去祝壽麼?”
“秦王壽誕?”嬴華又驚訝又揶揄的笑道:“丞相靈通,趕緊去拜壽了。”張儀悠然一笑:“窮鄉僻壤都趕著壽牛來祝壽了,身為丞相,能不去麼?”
“壽牛?虧了丞相大才,想出如此美妙的牛名也。”
“美妙自美妙,卻不是我想的,是農夫說的。不過,卻是我親眼見的。”
“屬下不明丞相之意。”
“是麼?”張儀悠然一笑:“秦王今定要大宴群臣,相府關閉,全體屬官隨我進宮祝壽。你嘛,乃王室公子,特許你三
壽假如何?”
“壽假?”嬴華大是驚愕:“六國聯軍正在集結,你倒是給我壽假…”
“上有大壽,臣能不賀?”張儀只是微笑。
“豈有此理?我偏不信!”嬴華一跺腳便風也似的去了。
秦惠王正在書房聽樗裡疾稟報各郡縣夏情勢,卻見嬴華大步匆匆而來,一臉憤憤之
。當年秦惠王重回咸陽,這個堂妹妹便是他與伯父嬴虔之間的小信使,可謂患難情篤。嬴華執掌黑冰臺,也是秦惠王親自定名的。不管多麼忙碌,只要這個小妹妹進宮,秦惠王都會撇開公務與她談笑風生。此刻秦惠王便向樗裡疾示意稍停,打量著嬴華親切笑道:“喲,要哭了呢,受誰欺負了?王兄給你出氣。”
“沒有別人,就你欺負我!”
“我?”秦惠王哈哈大笑:“好好好,說說看,王兄如何惹你了?”
“今可是你生
?”秦惠王一怔:“別急,我想想…是,四月初三,小妹要給我做壽麼?”
“你不是自己想做壽麼?”嬴華揶揄的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