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她跑得…快的?
巷子有些長,他們一前一後不過半刻工夫,照理應該追得上。急步走來時,他差點被巷中堆放的竹筐絆倒,她走得如此急,沒可能不被絆倒。自拐入巷中,他就不曾聽到任何聲響,那她…究竟是出了巷,還是藏在巷中?不,不可能藏在巷中!
施龍圖抿否定。月光將巷中照得還算清楚,藏沒藏人一看即知。
隱於巷口的陰影隱去修長的身子,也掩去溫和的笑意。再次回顧暗巷,施龍圖皺起眉頭,發現那惟一掛著燈籠的後門似乎…是章柳閣的側門。
章柳閣與飄香樓是死對頭,是男人尋燕探蝶的風地。那丫頭若沒有出巷,不會是…哼,一個姑娘家跑到
院去幹什麼?
在白紙燈籠下繞了繞,施龍圖慢慢地踱回巷口,想試著在人群中尋找,遠遠地,見到四人抬著一頂小轎走過來。他立於陰暗處,正巧聽到轎中人詢問到哪兒了,那聲音…是市舶司。
黑眼微凝,盯著從巷口經過的轎子,他憶起“舊仇”朝廷官員向來有自己的轎伕和座轎,市舶司的轎他見過,不是那頂黑紗轎。抬轎的四人全身靜之氣,若沒記錯,是前些
在商會上談生意的
本商人。當時只說做的是瓷器生意,與書無關,他也未多留意。
就算市舶司與番商好,半夜出門不帶護衛本就蹊蹺,加之剛才那句詢問可以稱得上是小心翼翼,就更蹊蹺了。那四個
本轎伕雖穿著漢人的衣服,臉上的殘厲之氣掩藏得很好,但,呵,可惜,騙得過街上所有人,卻被他看到了!
如此說來,西印街被人縱火,官府大員巧不巧地又在火災剛滅時全盤擁兵到場,硬說西印街與朝廷當前緊查的假鈔案有關。最後,無非是了些“議事銀”查了查起火點,不了了之,卻害得墨香坊停工兩
,重修工房,累得工人趕印燒燬掉的書籍,那些是全國各地書鋪定好的書冊,不能延誤。
有點關係啊…昂手轉身,走回原來的巷口,經過白紙燈籠時,他不多看了兩眼。等到走出暗巷,臉上仍是掛著溫和的笑。
章柳閣的側門緊閉,隱隱能聽到裡面傳來的絲竹聲和客公子的調笑。停在巷口的銀
身影輕輕一頓,瞟了眼身後靜悄悄的巷道,以及微搖的燭籠,眼中的困惑一閃…
她跑得未免太快了些!
“三少爺,您昨夜睡得晚,還是少喝些濃茶。”一身棗褐衣衫的施伐檀倒了杯清茶遞與施龍圖。
接過清茗,身著青羅袍的俊美公子微微一笑“無妨。”他環顧四周,隨意道“今天的商會熱鬧,趙老爺似乎不止請了飄香樓的姑娘來為書會助興。”慶元書商會集合了城中大小書商,每有新書出市,文人商客總會慶祝一番。旗下的書會常會寫些曲本,先演後印,倒也頗得讀書人的喜愛。若是遇上好的唐宋話本故事,在印書後亦會編成戲曲表演,為了
引更多人,會請些瓦欄裡的姑娘串場,權當推波助瀾。現在不過三月中,書會趕著籌辦五月初五的端陽(即端午節)戲會,順道聚集商家老闆談生意,就連番商、
商和高麗商也在邀請之列。
“是的少爺,趙老闆還請了章柳閣的當紅女伎串場。那些姑娘早不知打了幾回眼仗。”見他啜起清茶,施伐檀笑著搖頭。
罷才與番商談成了新書買賣,他可以見到施龍圖臉上的笑意“三少爺,墨香坊已經修葺得差不多了,要補印的書也都印好,伐輻說工房正在修築中,後院的工人一時半刻還搬不過去。”茶盞輕輕頓了一下,施龍圖微哂“沒事,慢慢修。”看了他一眼,施伐檀張張嘴“少爺,要不您先回去歇歇。”看他眯眼無神的樣子,想是昨夜睡得不好。
“怎麼了?”施龍圖抬眼。
“您看上去沒什麼神,不會是昨夜著了涼吧?自打您從五少爺的酒席上回來就有些沒
神,許是酒喝得雜了,傷了胃?若是老爺知道五少爺害您病了,五少爺可真的得在
上‘病’上三個月。”被施老爺家法處置的。
“沒事。”溫和的笑掛上臉,他搖了搖頭,滿不在乎。
昨夜在街上尋不到那丫頭,他只想知道她何時會回家休息,在書樓裡拈了本《洗冤錄》坐在前院翻看,偶爾與經過的爹和兄弟打打招呼,待看完此書已是子時三刻。直到管家出來吹燭鎖門,他都沒見到郗頑洛回家。一時好奇問了句,管家的回話差點嗆死他…
“這麼早就鎖門吹燭?”
“不早了,少爺,快打更了,您還是早些睡吧。要不,老奴讓廚房備些點心,讀書太晚餓著可不好。”施管家四十多歲,眉垂目善。
“不必了,可都、都回來了?”他明明沒見那抹灰裙影。
“都回來了。老爺一早歇下,四少爺算完賬也回鳳院休息了,五少爺叫衛函傳了話,今晚與週三公子一塊,不回來。”
“嗯。”他掩上書本,再問“宅里人全回來了?後院裡的也回來啦?”
“少爺問的是哪位?”當了幾十年的差,施管家明白他意有所指。
“郗頑洛。”溫文一笑,他不隱瞞。
“啊,郗姑娘呀?”施管家的笑容有些曖昧,至少,在施龍圖看來如此“郗姑娘老早就回來了。您拿著書沒翻兩頁的當兒她就回來了,還是老奴開的後院門呢,老奴見她與廚子的小女兒玩了會雙陸棋,現在也應該睡下了。”後院門?暗自咬緊了牙,施龍圖放下書冊,力氣有些大“啪”一聲驚了老眼半閉的施管家。
“三少爺?”稀奇哦,天塌下來也笑得照樣溫和的三少爺居然變了臉?前些天就聽僕人說三少爺當眾“親吻”郗姑娘的手,看來有幾分可信。
施龍圖未理會老管家曖昧不明的傻笑,徑自回龍院睡覺。現在想來,那本《洗冤錄》不知被他扔在哪張石桌上了,想必家僕見著會放回他的書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