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团之上——僧尼秘史】上卷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上卷「小尼姑,头光光,白天扫地诵经忙,晚上睡觉找和尚!」河边,几个小孩围住了两个打水的小尼姑,推翻了她们的水桶,拽着她们的衲衣,嘴里唱着连他们自己都不明白的歌谣。

稍大一点的尼姑寂秋一声不言语,默默地重新打好了水,和小师妹一起挑起扁担走了。

「寂秋姐姐,他们唱的是什么意思呀?为什么我们要找和尚呀?」上山的路上,天真的小师妹问道。

「小孩子唱的东西你也信?休要瞎说,小心师父打你。」寂秋连忙止住小师妹的话头。她深知孩子们的不怀好意,心中却未曾起过一丝波澜。跟随海元师太修行多年,寂秋早已学会了不嗔不喜。

寂秋原名小秋,的父亲过世早,寡母带着小女,困苦不堪。幸而认识了水月庵的主持海元师太,常常接济一些,才得以艰难度。五岁时母亲去世,师太使众姑子念经超度。看着母亲冰冷的尸体,小秋泣不成声。海元师太蹲下身为小秋擦干了眼泪,对她说:「小秋,别怕,以后师父会保护你,不让你受任何人的伤害。」小秋记得海元师太的手洁白柔软,声音温和而坚定。那以后,她剃度为尼,法号寂秋。

似箭,月如梭,一转眼,寂秋已经长成了十四岁的大姑娘,出落得眉清目秀,亭亭玉立。尽管剃光了头发,不施脂粉,身着布衲衣,仍然难掩她身上少女的明。也正是因此,寂秋常常成为附近村落里顽童戏的对象。

「师父,水打来了。」寂秋提着水走进师父房中。

海元师太款款地从蒲团上下来。作为闻名于世的空师父最看重的女弟子,海元聪慧异常,讲解经文,领悟禅机,皆在众人之上。因此不足三十岁就成为了水月庵的主持师父。海元生的美丰腴,俏丽俗,也常常为俗世男人所贪慕,只因其人行事一丝不苟,严肃异常,因此不敢造次。

「你们渴了吧。」海元师太取了两个致的琉璃茶盅,倒了茶水递给寂秋。

寂秋又递了一盅给小师妹。小师妹谢过师父,回庵内诵经去了。寂秋乃坐下来与师父探讨前读过的经书。

「师父,《心经》一句说『远离颠倒梦想』,寂秋不明,何为颠倒梦想?」

「世间万物皆处于因果轮回之中,你今种下的果乃是以后的因。世人起心动念,在『因』上不断寻求,岂不是颠倒?至于『梦』乃是指红尘之中虚妄的一切,『想』则是庸人为自己徒增的烦恼。只有放下执念,才能超凡胎,得以了悟。」

「师父,寂秋还是不明白。」

「寂秋,你还小,此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他自有了悟之时,彼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及至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寂秋问颠倒梦想四字,师父为何又谈及山水?」寂秋更加莫名其妙了。

这时候,传来一阵叩门声。寂秋忙起身走到院内,拔去门栓,打开庵门。却只见一个从未见过的小和尚挑着一担东西站在门前。小和尚身高七尺,生的朱皓齿,面若银盘,眼似秋水,清俊异常。寂秋不免看得怔了,半晌,才讷讷地问:「小、小师父,请问你、你是何人,从何处来?」

「贫僧乃是镜花寺海弘师父的大弟子寂白,奉师父之命,特地来看望海元师太。」寂秋从未听过这个师父的名字,有些不知所措,只听屋里师太问道:「门外是谁?」

「是个小和尚,自称是海弘师父的弟子,来看望您的。」海元沉了片刻,让寂秋把小和尚请入禅院小坐。又让寂秋自己回屋内静坐。

寂秋心上有些舍不下那小和尚,多看几眼,遂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听二人聊些什么。

只听海元师太问那小和尚:「你师父近可好?在何方修行?」小和尚答道:「师父近一切都好,为青城县东山镜花寺住持,距这里五十里地。如若师太方便,师父择将亲自拜望。」

「十年未见,难为你师父还记得我这个师妹。只是你师父身为一寺住持,想来事务繁杂,亲自拜望倒不必了。那些果品我收下了,回去替我谢过你师父。你走时也带些茶叶回去给你师父。」小和尚取了回礼,拜别了海元师太。正走时,却瞥见了石头后面偷听的寂秋。小和尚会心一笑,并未说破。

「不见面的好,还是不见了罢……十年前种下的因,难免结出恶果……还是不见面的好。」送走小和尚之后,海元在禅房里喃喃地念着。

自从小和尚寂白走后,寂秋便有了心事,期盼着能再次见到他,导致忧心忡忡,不思茶饭,饮食减少了许多。师太心内亦有事,未能及时察觉徒弟的异样。

这一寂秋和小师妹下山挑水,村内顽童们又围住她们唱起那首儿歌。

「小尼姑,头光光,白天扫地诵经忙,晚上睡觉找和尚。找和尚,光光,俩人上了一张,摸了子亲了嘴,板撞得啪啪响!」寂秋听到这儿歌,眼内浮现出类似的情境,登时羞得脸通红,同时觉到双腿之间有一种异常的觉,有点,似乎想,却又和平时想觉不一样。寂秋夹紧双腿,一种黏黏滑滑的体不由自主地从下体出来。小孩子见她手足无措的窘迫模样,念得更起劲了。小师妹本来就小,和那些孩子年龄相仿,看见此情此景,吓得快要哭出来。

第(4)一(ν)版(4)主(ν)小(4)说(ν)站(.)祝(c)大(o)家(m)新年快乐「你们干什么呢?」一个悉的声音传来,寂秋登时清醒过来。只见寂白从桥上过来,喝退了那群顽劣的孩童。

「两位师妹,你们没事吧。」

「呜呜……」小师妹抓起寂白的僧衣擦了一把脸,鼻涕眼泪都蹭在上面。寂白也不恼,仍笑着安抚小师妹。

「我们没什么事,师妹只是吓坏了……不过还是谢、谢谢你。」寂秋红着脸说。

「你我同出一门,相互照应也是理所应当,不必多礼。」原来海弘师父记挂着海元,又让寂白带了些东西来。从此往后,镜花寺水月庵两处便有了往来,寂白常常带些东西前来看望师太,师太让寂秋她们按照同门的规矩称寂白「师兄」。这样一来二去,寂秋与寂白二人心内都有了意,时常眉目传情,暗送秋波。只是海元海弘二人一直不曾相见。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