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八昭十七年尽十九年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经】十有七年,,小邾子来朝。
夏,六月,甲戌,朔,有食之。
秋,郯子来朝。
八月,晋荀吴帅师灭陆浑之戎。o浑,户门反。
冬,有星孛于大辰。大辰,房心尾也。妖变非常,故书。o孛音佩,一音。
[疏]注“大辰”至“故书”o正义曰:《释天》云:“大辰,房心尾也。大火谓之大辰。”李巡云:“大辰,苍龙宿之体,最为明,故曰房心尾也。大火,苍龙宿心,以候四时,故曰辰。”孙炎曰:“龙星明者,以为时候,故曰大辰。大火也心,在中,最明,故时候主焉。”《公羊传》曰:“孛者何?彗星也。”彗为帚也,言其状似扫帚,光芒孛孛然。妖变之星,非常所有,故书之。传称“孛于大辰西”经直书“于大辰”者,虽在其星之西,仍在大辰分度之内,故直云“于大辰”楚人及吴战于长岸。吴、楚两败,莫肯告负,故但书战而不书败也。长岸,楚地。o岸,五旦反。
[疏]注“吴楚”至“楚地”o正义曰:传称“大败吴师”又云“大败楚师”是两皆大败也。纵使两皆来告,无肯自云负败者,故但书战而不书败也。传称令尹匄,则是楚之贵臣,而云楚人者,楚人
其败,以
者告也。
【传】十七年,,小邾穆公来朝,公与之燕。季平子赋《采叔》,(《采叔》,《诗·小雅》。取其“君子来朝,何锡与之”以穆公喻君子。)[疏]“采叔”o正义曰:《采叔》,刺幽王慢诸侯也。云:“采叔采叔,筐之筥之。君子来朝,何锡子之。虽无予之,路车乘马。”注云:“赐诸侯以车马。言虽无子之,尚以为薄。”穆公赋《菁菁者莪》。《菁菁者莪》,亦《诗·小雅》,取其“既见君子,乐且有仪”以答《采叔》。o菁,子丁反。莪,五河反。乐音洛。
[疏]“菁菁者莪”o正义曰:《菁菁者莪》云:“既见君子,乐且有仪。”既见君子者,官爵之而得见也。见则心既喜乐,又以礼仪见接。
昭子曰:“不有以国,其能久乎?”嘉其能答赋,言其贤,故能久有国。
[疏]“不有”至“久乎”o正义曰:言不有学问之人以治其国能长久乎!
夏,六月,甲戌,朔,有食之。祝史请所用币。礼,正
之月
食,当用币于社,故请之。
[疏]注“礼正”至“请之”o正义曰:之气,运行于天,一消一息,周而复始。十一月建子,为
始。五月建午,为
始。以《易》爻卦言之,从建子之后,每月一
息,一
消。至四月建巳,六
消尽,六
并盛,是为纯乾之卦,正
之月也。从建午之后,每月一
息,一
消。至十月建亥,六
消尽,六
并盛,是为纯坤之卦,正
之月也。此年六月
食,是夏之四月,正
之月也。礼,正
之月
食,诸侯当用币于社,故鲁之祝史依礼法请所用之币。
昭子曰:“有食之,天子不举,不举盛馔。o馔,仕眷反。伐鼓于社。责群
。诸侯用币于社,请上公。伐鼓于朝。退自责。礼也。”平子御之,御,
也。o御之,鱼吕反,注同。曰:“止也。唯正月朔,慝未作,
有食之,于是乎有伐鼓用币,礼也。其馀则否。”大史曰:“在此月也。正月,谓建巳正
之月也。于周为六月,于夏为四月。慝,
气也。四月纯
用事,
气未动而侵
,灾重,故月伐鼓用币之礼也。平子以为六月非正月,故大史答言在此月也。o正音政。慝,他得反。夏,户雅反,下文当夏、注当夏并同。
[疏]“昭子”至“礼也”o正义曰:昭子虽不言正月,而云食之礼,明此月即是正月也。文十五年传与此昭子之言正同。是正法有此礼也。杀牲盛馔曰举,故“天子不举”谓去盛馔也。《郊特牲》云:“社所以神地之道也”
“祭土而主气也”则社是群
所聚。《论语》云:“鸣鼓而攻之”伐鼓者,是攻责之事,故为“责群
”亦以责上公也。二十九年传曰:“封为上公,祀为贵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是社为上公之神,尊于诸侯。故诸侯用币于社,请上公,亦所以请群
,请令勿侵
也。然伐鼓于社,云“责群
”用币于社,云“请上公”社文是一,二注不同者,以天子之尊,无所不责,故云“责群
”也。诸侯南面之君,于诸侯之内唯请上公,故云“请上公”也。o“平子”至“则否”o正义曰:平子闻有此礼,而不知正月是周之六月,故止其请币,仍说正礼。慝,恶也。人情
而恶
,故谓
为慝。五月
始生,故四月
未作也。平子亦不识慝为
义,故语虽得礼,而心不肯从。平子盖以正月为岁首之月,故云其馀则否。o“大史曰在此月也”o正义曰:大史以平子不识正月,故为辨之。所言慝未作,所以行伐鼓用币之礼,正当在此月也。因为说
食之礼,引《夏书》以证之。
过分而未至,过
分而未夏至。三辰有灾,三辰,
月星也。
月相侵,又犯是宿,故三辰皆为灾。o宿音秀。于是乎百官降物,降物,素服。
[疏]注“降物素服”o正义曰:降物,谓减其物采也。《昏义》曰:“食则天子素服”知百官降物,亦素服也。古之素服,礼无明文。盖象朝服而用素为之,如今之单衣也。《近世仪》注:
食则击鼓于大社,天子单衣介帻,辟正殿,坐东西堂,百官白服坐本司,大常率官属绕大庙,过时乃罢。
君不举,辟移时,辟正寝过食时。乐奏鼓,伐鼓。
[疏]“乐奏鼓”o正义曰:“乐奏鼓”与下“瞽奏鼓”一也。乐谓作乐之人,即瞽矇也。奏训进也。孔安国《尚书传》云:“瞽,乐官。”乐官进鼓则伐之,故杜云“伐鼓也”其食,王或有至社亲伐鼓之时,故《周礼·大仆》云:“凡军旅田役,赞王鼓,救
月食亦如之。”郑玄云“王通鼓佐击其馀面”则
食,王有亲鼓之时也。
祝用币,用币于社。史用辞。用辞以自责。故《夏书》曰:‘辰不集于房,逸《书》也。集,安也。房,舍也。月不安其舍则食。瞽奏鼓,瞽,乐师。o瞽音古。啬夫驰,庶人走。’车马曰驰,步曰走,为救
食备也。o啬音
。
[疏]“故夏”至“人走”o正义曰:此《尚书·胤征》文也。彼云:“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彼季秋食,亦以此礼救之。传言:唯正月朔,
食,乃有伐鼓用币,馀月则否。引《夏书》而与《夏书》违者,盖先代尚质,凡有
食,皆用鼓币。《周礼》极文周家礼法,见事有差降,唯正
之月,特用鼓币,馀月则否。
o注“逸书”至“则食”o正义曰:杜以鸟止谓之集,故训集为安也。孔安国云:“房,所舍之次。集,合也。不合则食可知。”与杜少异。
o注“车马”至“备也”o正义曰:杜以驰是马疾行,故云车马曰驰,步曰走。孔安国云:“啬夫,主币之官,驰取币,礼天神。”啬夫于《周礼》无文,郑注《觐礼》云:“啬夫,盖司空之属也。”则官属司空,庶人在官,若胥徒之属,使之取币而礼天神也。众人走,共救食之百役也。啬夫取币未必驰车,盖驰、走相对,变其文耳。言“礼天神”者,谓天子礼。传无天子礼天神之事,文不具。
此月朔之谓也。当夏四月,是谓孟夏。”言此六月当夏家之四月。平子弗从。昭子退曰:“夫子将有异志,不君君矣。”安君之灾,故曰:有异志。
[疏]“不君君矣”o正义曰:食,
侵
,臣侵君之象。救
食,所以助君抑臣也。平子不肯救
食,乃是不君事其事也。刘炫云:乃是不复以君为君矣。
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鸟名官,何故也?”少皞,金天氏,黄帝之子,已姓之祖也。问何故以鸟名官。o少,诗照反。皞,胡老反。已音纪,又音祀。
[疏]注“少皞”至“名官”o正义曰:《帝系》云:“黄帝生玄嚣”也。《史记》云:“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降居江水。”言降居江水,谓不为帝也。此传言其以鸟名官,则是为帝明矣。故《世本》及《
秋纬》皆言青
即是少皞,黄帝之子,代黄帝而有天下,号曰金天氏。少皞氏,身号;金天氏,代号也。《晋语》称青
与黄帝同德,故为姬姓。黄帝之子十四人,为十二姓。其十二有姬,有己。青
既为姬姓,则己姓非青
之后。而《世本》巳姓出自少皞,非青
也。事远书亡,不可委悉耳。
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黄帝,轩辕氏,姬姓之祖也。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百官师长皆以云为名,号缙云氏,盖其一官也。o长,丁丈反。缙音进。
[疏]注“黄帝”至“官也”o正义曰:《史记》云:黄帝者,少典之子,名曰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晋语》云:黄帝以姬水成,为姬姓,是姬姓之祖也。以少皞之立,有凤鸟之瑞,而以鸟纪事。黄帝以云纪事,明其初受天命,有云瑞也。云之为瑞,未能审也。《史记·天官书》曰:“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卿云。”或作庆云,或作景云。《孝经·援神契》曰:“德至山陵,则景云出。”服虔云:“黄帝受命,得景云之瑞,故以云纪事。”黄帝云瑞,或当是景云也。百官师长皆以云为名号,即是以云纪纲诸事也。云为官名,更无所出,唯文十八年传云:“缙云氏有不才子”疑是黄帝时官,故云缙云氏,盖其一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