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八昭十七年尽十九年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炎帝,神农氏,姜姓之祖也。亦有火瑞,以火纪事,名百官。
[疏]注“炎帝”至“百官”o正义曰:《帝系》、《世本》皆为炎帝即神农氏。炎帝,身号;神农,代号也。谯周考古史以为炎帝与神农各为一人,非杜义。《晋语》云:炎帝以姜水成,为姜姓,是为姜姓之祖也。火之为瑞,亦未审也。
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共工,以诸侯霸有九州者,在神农前,大皞后。亦受水瑞,以水名官。o共音恭。大音泰,下大皞同。
[疏]注“共工”至“名官”o正义曰:共工氏霸有九州,《祭法》文也。此传从黄帝向上逆陈之,知共工在神农前,大皞后也。水之为瑞,亦未审也。
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大皞,伏牺氏,风姓之祖也。有龙瑞,故以龙为官。
[疏]注“大皞”至“命官”o正义曰:《月令·孟》云:“其帝大皞。”《易·下系》云:“包牺氏之王天下也。”即大皞,身号;伏羲,代号也。僖二十一年传云:“任、宿、须旬,风姓也。实司大皞”知大皞是风姓之祖也。龙之为瑞,亦未审也。此黄帝以上四代,用云、火、水、龙纪事。其官之名,必用云、火、水、龙为之。但书典散亡,更无文纪其名,不可复知,故杜不须委说,唯有缙云见传,疑是黄帝官耳。服虔云:“黄帝以云名官,盖
官为青云氏,夏官为缙云氏,秋官为白云氏,冬官为黑云氏,中官为黄云氏。炎帝以火名官,
官为大火,夏官为鹑火,秋官为西火,冬官为北火,中官为中火。共工以水名官,
官为东水,夏官为南水,秋官为西水,冬官为北水,中官为中水。大皞以龙名官,
官为青龙氏,夏官为赤龙氏,秋官为白龙氏,冬官为黑龙氏,中官为黄龙氏。”此皆事无所见,苟出肺肠。少皞鸟纪,不以五方名官,焉知彼四代者,皆以四时五方名官乎?以缙为赤
,则云夏官为缙云,焉知馀方不更为之目,而直指青、黄为名也?以天文有大火、鹑火,即云
为大火,夏为鹑火,其馀何故直以西、北名火也?此皆虚而不经,故不可采用。
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適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凤鸟知天时,故以名历正之官。o挚音至。
[疏]注“凤鸟”至“之官”o正义曰:《释鸟》云:“鶠,凤,其雌皇。”则此鸟雄曰凤,雌曰皇。《说文》云:“凤,神鸟也。”《山海经》云:“丹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鹤,五采而文,名曰凤皇,见则天下大安宁。”《运斗枢》云:“天枢德见,则凤皇翔。”《中候握河纪》云:尧即政七十年,凤皇止庭,伯禹拜曰:昔帝轩提象,凤巢阿阁。《白虎通》云:黄帝时,凤皇蔽
而至,止于东园,终身不去。诸书皆言君有圣德,凤皇乃来,是凤皇知天时也。历正,主治历数,正天时之官,故名其官为凤鸟氏也。当时名官,直为鸟名而已。其所职掌,与后代名官所司事同。所言历正以下,及司徒、司寇、工农之属,皆以后代之官所掌之事讬言之。言尔时鸟名,如今之此官也。
玄鸟氏,司分者也。玄鸟,燕也,以分来,秋分去。o燕,于见反。
[疏]注“玄鸟”至“分去”o正义曰:《说文》云:“燕,玄鸟也。”《释鸟》云:“燕燕,<鸟乚>”郭璞曰:“《诗》云‘燕燕于飞’,一名玄鸟,齐人呼鳦。”《诗》云:“天命玄鸟”《月令》云:“玄鸟至之”是一名玄鸟也。或单呼为燕,或重名燕燕,异方语也。此鸟以
分来,秋分去,故以名官,使之主二分。
伯赵氏,司至者也。伯赵,伯劳也。以夏至鸣,冬至止。
[疏]注“伯赵”至“至止”o正义曰:《释鸟》云:“鵙,伯劳也”樊光曰:《秋》云:“伯赵氏司至。”伯赵,鵙也。以夏至来,冬至去。郭璞曰:“似鶷<葛鸟>而大。”此鸟以夏至来鸣,冬至止去。故以名官,使之主二至也。《月令》,仲夏之月“鵙始鸣”蔡邕云:“鵙,伯劳也,一曰伯赵,应时而鸣,为
候也。”《诗》云“七月鸣鵙”者,郑玄云:“豳地晚寒,鸟物之候,从其气焉。”王肃云:“七当为五。古文五字似七,故误。”青鸟氏,司启者也。青鸟,鸧鴳也。以立
鸣,立夏止。o鸧音仓。鴳,亦作鷃,于诤反。
[疏]注“青鸟”至“夏止”o正义曰:青鸟,鸧鷃,《尔雅》无文,先儒相说耳。立、立夏谓之启。此鸟以立
鸣,立夏止,故以名官,使之主立
、立夏。
丹鸟氏,司闭者也。丹鸟,鷩雉也。以立秋来,立冬去,入大水为蜃。上四鸟皆历正之属官。o鷩,必灭反。蜃,市轸反。
[疏]注“丹鸟”至“属官”o正义曰:《释鸟》雉之类有鷩雉。樊光曰:丹雉也。少皞氏以鸟名官,丹鸟氏司闭,以立秋来,立冬去,入水为蜃。《周礼》:王享先公服鷩冕。郭璞曰:“似山而小冠,背
黄,腹下赤,项绿,
鲜明。”是解丹鸟为鷩雉也。立秋、立冬谓之闭。此鸟以秋来冬去,故以名官,使之主立秋、立冬也。分、至、启、闭,立四官,使主之。凤皇氏为之长,故云四鸟皆历正之属官也。
祝鸠氏,司徒也。祝鸠,鹪鸠也。鹪鸠孝,故为司徒,主教民。o鹪音隹,本又作隹,本或作鹪,子遥反,又子尧反。
[疏]注“祝鸠”至“教民”o正义曰:《释鸟》云:“隹其,鳺鴀。”舍人云:“隹,一名夫不”今楚鸠也。樊光曰:《秋》云:“祝鸠氏,司徒。”祝鸠,即隹其。夫不孝,故为司徒。郭璞曰:“今<孚鸟>鸠”也。《诗》云:“翩翩者隹”《
传》云:“<隹鸟>,夫不也,一宿之鸟。”郑玄云:“一宿者,一意于其所宿之木。”又云:“夫不,鸟之悫谨者,人皆
之。”则此是谨悫孝顺之鸟,故名司徒之官,教人使之孝也。
鴡鸠氏,司马也。鴡鸠,王鴡也。鸷而有别,故为司马,主法制。o鴡,本作雎,七徐反。鸷音至,本亦作挚,下同。别,彼列反。
[疏]注“鴡鸠”至“法制”o正义曰:《释鸟》云:“鴡鸠,王鴡。”李巡云:“王鴡一名鴡鸠。”郭璞云:“雕类,今江东呼之为鹗,好在江渚山边食鱼。《诗传》曰:‘鸟鸷而有别’。”则鴡鸠是鸷击之鸟,又能雄雌有别也。司马主兵,又主法制,击伐又当法制分明,故以此鸟名官,使主司马之职。
鸤鸠氏,司空也。鸤鸠,鴶鵴也。鸤鸠平均,故为司空,平水土。o鴶,本亦作秸,简八反,又音吉。鵴,本亦作鞠,居六反。
[疏]注“鸤鸠”至“水土”正义曰:《释鸟》云:“鸤鸠,鴶鵴。”樊光曰:《秋》云:“‘鸤鸠氏,司空’。心平均,故为司空。”郭璞曰:“今之布穀也。”孙炎曰:《方言》云:“鸤鸠,自关而东谓之戴胜。”陆机《
诗义疏》云:“今梁宋之间谓布穀为鴶鵴。”则布穀是鸤鸠明矣。而杨雄云:鸤鸠是戴胜也。今戴胜自生冗中,不巢生,雄言非也。《诗》云:“鸤鸠在桑,其子七兮。”《
传》云:“鸤鸠之养其子,朝从上下,莫从下上,平均如一。”是鸤鸠平均,故为司空。《尚书·舜典》云:“伯禹作司空,帝曰:禹,汝平水土,惟时懋哉。”是司空主平水土也。
鸠氏,司寇也。
鸠,鹰也。鸷,故为司寇,主盗贼。o
,所仗反。
[疏]注“鸠”至“盗贼”o正义曰:《释鸟》云:“鹰,鶆鸠”樊光曰:“来鸠,
鸠也。《
秋》曰:‘
鸠氏司寇。’鹰鸷,故为司寇。”郭璞曰:“鶆当为
,字之误耳。《左传》作
鸠,是也。”鹰是鸷击之鸟,司寇主击盗贼,故为司寇。
鹘鸠氏,司事也。鹘鸠,鹘雕也。来冬去,故为司事。o雕,陟
反,又陟留反,又音彫。
[疏]注“鹘鸠”至“司事”o正义曰:《释鸟》云:“鶌鸠,鹘鸼。”舍人曰:“鶌鸠,一名鹘鸼,今之班鸠也。”樊光曰:《秋》云:“鹘鸠氏司事”
来冬去。孙炎曰:“鹘鸠,一名鸣鸠。”《月令》云:“鸣鸠拂其羽。”郭璞云:“今江东亦呼为鹘鸼,似山鹊而小,短尾,青黑
,多声。”即是此也。旧说及《广雅》皆云班鸠,非也。所论班鸠、鸣鸠,虽有异同,其言
来冬去,旧有此说。国家营事,缮治器物,一年之间,无时暂止,故以此鸟名司事之官也。司事谓营造之事,于六官皆属司空。此司空、司事各为一官者,古今代异,犹如《舜典》司空与共工各为一官也。
五鸠,鸠民者也。鸠,聚也。治民上聚,故以鸠为名。
[疏]注“鸠聚”至“为民”o正义曰:“鸠,聚”《释诂》文也。治民尚其集聚,恶其散,故以鸠为官名,
其聚敛民也。
五雉,为五工正,五雉,雉有五种。西方曰鷷雉,东方曰鶅雉,南方曰翟雉,北方曰鵗雉,伊洛之南曰翚雉。o种,章勇反,下同。鷷音存,又音遵,本或作蹲。鶅,侧其反。翟音狄,又音浊。鵗,本又作希,如字,一音丁里反。翚,许韦反。
[疏]注“五雉”至“翚雉”o正义曰:《释鸟》雉之属十有四,其说四方之雉,西方曰鷷,东方曰鶅,南方曰翟,北方曰鵗。舍人曰:“释四方之雉名也。”杜言四方之雉,唯南方不同也。《释鸟》又云:“鸐,山雉。”樊光曰:“其羽可持而舞。《诗》云:‘右手秉翟’。”郭璞云:“长尾者。”《尔雅》之文,翟与众1别。而贾逵亦云:“南方曰翟雉。”则先儒相传为说,杜从之也。《释鸟》又云:“伊洛而南素质、五采皆备成章曰翚”李巡曰:“素质、五采备具,文章鲜明曰翚。”孙炎曰:“翚雉,白质,五采为文也。”传言五雉,必取五方,伊、洛,土之中区,明其取翚雉,与四方之雉为五也。贾逵云:西方曰鷷雉,攻木之工也。东方曰鶅雉,搏埴之工也。南方曰翚雉,攻金之工也。北方曰鵗雉,攻皮之工也。伊洛而南曰翚雉,设五之工也。樊光注《尔雅》四方之雉,配工亦与贾同,唯翚雉不配工耳。案贾、樊所言之工,出于《考工记》耳,而《考工记》更有刮摩之工,凡有六工,非唯五也。且记是后世之书,少皞时工未必如记所说。又以工配雉无所冯据,不可采用。故杜不言。
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夷,平也。o量音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