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三章-鎖鏈下的平衡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他們是有前科的。”柏林時報的社論以冷靜的筆觸回顧了發生在幾年前未遂的假借朝鮮女子身份謀圖刺殺中國皇帝案,而這起案子的幕後指使人,正是本皇室及政府。如今在一場軍人政變之後掌權的本軍政府,顯然沒有意識到這一行動將會如何的遭到國際社會的譴責。

“讓人類來教會這幫小猴子如何文明的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社論用這樣一句**的恐嚇結束。

即使是本的盟國法國和俄羅斯,也沒有能力在這種觸犯到德皇人身安全的嚴重挑釁事件面前為本説上哪怕半點好話。緘默是他們唯一的選擇,在遠東挑戰中國和德國的尊嚴,是不智的行為。

在宣佈將參加定於次年4月在北京舉辦的世界和平會議的新聞發佈會上,大英帝國王室發言人麥金維爾特趁便回答了有關德皇遭遇本軍方派出人士刺殺事件的問題:“女王的立場沒有任何變化,在此問題上,女王支持皇帝陛下的任何決定。但也應考慮到本政府和人民因為失去固有土地而產生的情緒,大清帝國皇帝陛下的態度,是女王讚賞的態度,也基本接近女王在此事件上的固有立場。”這一表態,基本上是一通廢話,其實也就是代表了大英帝國在此問題上不持任何堅定立場的立場。這也可算作向德皇在此問題上的妥協。

而因為要召開和會的關係,身在英國的伍廷芳便充作了大清帝國斡旋特使,在歐洲各主要國家之間來回奔波、尋求和平解決當前國際主要大國間爭端的方法。在被問到此一問題時,他的態度與皇帝地温和態度完全一致,也表示要尋求和平方式來解決問題。這也引起了歐洲新聞界的普遍猜測。中國在接連的幾場大戰之後,似乎突然之間轉變了極富侵略地攻擊政策。

猜測歸猜測,事情總要解決。

本政府正忙得焦頭爛額。一方面經濟問題遲遲無法獲得突破,在議會針對鉅額軍費支出但毫無收效的問題屢次討論後,為了解決民生問題,政府終於頒佈國防法令,限定在非戰爭年代,軍費支出不得高於財政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民生問題剛剛有所好轉,就又發生了這樣的大事。首相山縣有朋已經走到了政治生涯的盡頭。

在內閣總辭職之前,他做出了兩項重要決策。第一是在宣佈即將總辭職的同時,宣佈他及他的陣營將全力支持他忠實地部下山本權兵衞兑選下任首相。另一項是火速任命原教育總監,曾任陸軍士官學校校長的軍人出身地寺內正毅為新任的參謀本部總長,作為軍方機構。參謀本部不在總辭職之列。

如果不出意外,山本權兵衞將順利當選下任首相,而他與參謀總長寺內正毅,將能使山縣有朋的利益線和政策線繼續沿續下去。這正是極好的金蟬殼戰術。

而在對外方面,儘管明知這乃是袁世凱地陰謀。但是苦於無法辯解,只好認了吃下袁世凱這個本國最大敵人送來的一枚苦藥,軍部及參謀本部都各有一名次長為此事負責。

當然,作為施放水雷的海軍,也要有人負責,除了出了以海軍軍令部次長僧森智琅,以及負責施放水雷的艦長板垣八郎太以及若干中下級軍官之外,還要儘可能的據爆炸時間等困素編造出一份航海誌來確認本不屬於自己地罪行。

以上數人。均懷着對皇國的無限忠誠,義無反顧的踏上死路…在中德聯合艦隊抵達東京灣展開撤僑行動後,憲兵們將上述罪犯…給德方押解引渡受審。而本的外界人士也在此危急存亡的關鍵時刻,展開了救國行動,請求調停的使節出發前往英國法國俄國,甚至包括太平洋彼岸的美國。

北京也有相當多的大員收到了本使節謁見地請求。特別是這些年風頭越來越勁健的新政派新貴以及新儒黨的那些中高級官員們。只是前車有鑑,沒有人在此的時候給皇帝陛下上眼藥,更加不敢進半句緩和的話。好在皇帝迅速的表態讓他們可以收下本人贈送的禮物,説上幾句好話,當然歌姬就不敢收了。翁老頭當年被詔賜致仕,不就是這麼個由頭。這年頭,當官的有幾個傻蛋。

本人幾乎可以鬆一口氣了,德皇在威瀛府逗留兩天後即行撤僑,隨即便返回歐洲,在他的皇家艦隊返回歐洲之前,戰爭不會這麼早就發生的,近一個月的航程,足夠外界做出許多努力了。更重要的是近幾年來一直在蓄謀已久要對本用兵的中國人似乎恰好被自己之前提出的國際和平口號所束縛,看起來並沒有什麼軍事行動的跡象。

這次袁世凱了這麼個大陰謀來,損失僅僅是幾個官員而已,大本很應該謝天照大神了。

這段時間正好用來氣。國內一些蠢蠢動的勢力,可以好好的收拾收拾了。

其一就是憲政黨,自大隈重信捨棄他原先的本進步黨的幌子之後,便重新整合了自己手頭的資源,自從在漢城的那個節裏認識了袁世凱之後,他就知道他的政治生命只有依賴了這個清國的一臉和善的矮胖子才能重現生機,在山縣有朋的打擊下,他別無選擇。而這幾年的歷程,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如今他已經是本最大的在野黨黨魁,他的憲政黨的目標,就是要建立起一個尊天皇為神位,軍人不得干政,世俗權力均之於內閣的政治制度。如今第一個目標已經實現,他們要克服的就是第二個障礙。本來此次刺殺德皇案件是一個極好的機會,山縣有朋已經顯了一系列的頹像,但是他又面對了山縣的繼承人,山本權兵衞。

藉助着袁世凱的幫助,他在謀劃着攻擊。他當然也知道。山縣有朋不會放過他地。

山縣有朋在下野之前還有松本的普選同盟會,這些人是不折不扣的進派,試圖將選舉權放大到所有本人。這是山縣有朋無法容忍地,如果是這樣,他的繼承策略將無法實施。所以,就危害程度而言,松本還在大隈重信之前。

這兩派勢力,眼下已經出現了聯合的趨向。而民間隱藏不的親北方的復辟勢力,也是大敵。

更為微妙的局面在他弱勢控制之下的黑龍會。由於軍部在袁世凱地壓力下在三年前停止了對黑龍會的經費和裝備地資助,這幾年黑龍會已經越來越有控制不住的跡象了。有情報表明。黑龍會與大隈重信的憲政黨已經結合的頗為緊密了。為他們牽頭地搭線人,直指山縣當年的老友,大本帝國第二任首相黑田清隆。這也充分顯示當年的薩長聯盟的老友們,已經有相當部份的人不滿山縣有朋了。而導火線則顯然是當年伊藤博文地慘遭出賣。

而大隈重信能拋開當年被黑龍會的前身玄洋社斬腳之辱。與他們重新握起手來,此人之忍辱負重,可見一般,要是讓這樣的人掌權,等待自己的命運是什麼。山縣有朋幾乎無需多想。

要對付的人和勢力實在太多了,而且這些人身後,都能隱隱約約看到外國人的影子。袁世凱,北方的北海道叛徒們。山縣有朋在安總然總辭職之前,還有許多事情要做。在目前這種內外困的局面下,要完成上述任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地事情。

所以,寺內正毅的“斬首”建議。正合他的心思。他手頭掌握的政治資源,幾乎已經在袁世凱的此一陰謀打擊下蕩然無存,除了手頭掌握的軍部,參謀本部以及海軍部等軍方勢力之外,原本的元老院,樞密院等資源已經喪失殆盡了。加之當年趁危對天皇的不敬行為,軍方中也難保沒有對他起異心的人,他已經別無選擇。

當然,如果身居深宮內的明治天皇願意出面的話,他還是能渡過難關的。只是天皇陛下會幫他麼?山縣有朋權衡良久,還是決定在總辭職及斬首行動付諸行動之前,進宮見一次天皇。

他的煩惱不是一時半會就能解決得了的,同樣的問題也出在了身在南非的威諾比少將身上,他的繼任者已經到來了,布勒將軍在德皇遇刺當天抵達好望角,在正式接替他的職務之前,威諾比少將還有一個禮拜的時間。他在軍中的前途,就看這一個禮拜了。

布爾戰爭夠英國人忙活一氣的了,四十四萬人的陸軍動員,對於一個海洋國家來説是一個驚人的數字,這場戰爭他們的確輸不起,這也是他們急於迫中國表態,好騰出力來全力應付德國人的全球攻勢的原因之一。

而德國人此次出擊的時機選擇之妙,也是顯現了德國參謀部的戰略眼光。

所以到我這方面來説,也算是幫了英國人一個大忙,北京和會這個機會,不管是德國還是英國,都不會輕易放棄。儘管這次和會標誌着整個世界的勢力格局都要重新梳洗一遍,但對於任何一方來説,都是值得的。

當個世界,以國力及影響力而論,其實就寥寥數個國家有資格參與這個和會而已。像本這樣的小猴子國,如果還以為自己是有資格參與和平的角,那就是太不自量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