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民工之家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馮志剛找到村長談租廠房的事,村長很支持,只提醒他一定要和當地村民搞好關係,不要影響他們生活。

志剛代表大志以極便宜的價格,和村裡簽了10年合同,租下了一棟廠房,馬上就成立了一個“‘民工之家’籌備組”彭大志任組長,馮志剛是副組長,組員只有一個人,就是三嫂。三嫂要求大志把井兒也調過來,大志痛快地答應了,反正井兒不怎麼會燒飯,需要另找一個燒飯的。

大志把這事當作一件生意來做,費用由他出,給志剛和三嫂每人10%的股份,將來成立公司時,就按這個比例註冊。大志的組長只是掛個名,所有的事都志剛負責,志剛帶著三嫂和井兒具體落實。從設計、改造、裝修到竣工,前後花費五個月時間,三個人都瘦了一圈。

籌備慶典時,大志問志剛:“你看,我們的民工之家要不要取個名字?”

“大志哥,我想好了,就叫‘鄰村民工之家’,你看行不行?”大志沉著:“‘鄰村民工之家’…有什麼說法嗎?”

“我在想,如果說我們的工地算是村莊,‘民工之家’的房主就是我們的鄰村。我們把村莊帶到了都市,工地就代表了外地民工的家鄉,也是把我們的鄉土文化帶到了都市,與都市文化互相沖突和融,我們的家鄉和大上海也是鄰村了。這樣,形象地體現了民工與城市之間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還預示了這種關係的未來發展趨向。你看這個說法怎麼樣?”

“好!志剛,你太有才了。”大志高興地和志剛開了句玩笑。

大志以鄰村為名,一下子註冊了兩個公司:上海鄰村民工之家有限公司和上海鄰村建築裝修有限公司。他原來只是包工頭,掛靠在別的公司下面拿工程,現在擁有自己的公司了。

“鄰村民工之家”落成典禮很隆重,大志請來了一些重量級人物,包括村、鎮黨政領導,城建、規劃、監理等部門領導,建築公司領導和工地負責人等等。媒體也以《外地民工有了自己的家》為題作了報道。鄰村民工之家和鄰村建築公司同時名揚大上海。

志剛擔任鄰村民工之家的經理,三嫂是副經理,井兒做行政,三個人配合得好。隨著入住人員不斷增加,又招了一個水電工、一個清潔工兼燒飯。

井兒基本恢復了,至少表面上看是這樣。她依然話不多,幹活有條不紊。大志批准買了兩臺電腦,志剛和井兒各一臺。

井兒做過行政前臺,會用電腦,按照說明書把電腦裝起來。大志不會用,說:“井兒,你教我怎麼用電腦吧。”井兒問:“你會拼音吧?”

“會。”

“那就用拼音打字,從打字開始學吧。”井兒把打印好的規章制度、員工名單、房間使用動態表格等資料拿來,教志剛在電腦上輸入,再幫他做一個文件夾,把名單、表格存進去。

兩人緊挨著,井兒側著頭,吹氣如蘭,有一種淡淡的香味,拂到志剛臉上癢癢的。志剛不心猿意馬,有些把持不住,他控制住自己,不敢有念。井兒是個純潔的女孩子,受過傷害,他不能再傷害她。

“志剛。”三嫂人沒進來,聲音先進來了,“你說這兩個人我怎麼管?”志剛抬起頭,問她:“誰呀?”

“就是水電工和清潔工。電閘壞了找不到人,衛生搞得到處都不合格,兩個人一起消失、一起出現,乾柴遇烈火,肯定是去做見不得人的事去了。”水電工小趙是從工地上找的,原來只是個初中生,靠著腦子靈活,跟師傅後面學了點水電技術,身上農民習氣太多,自由散漫,無視制度。清潔工是個40歲的外地婦女,自己來應聘的。兩人一來就黏上了,志剛也看得出來。

“三嫂,他們倆人之間做什麼事,只要不影響工作我們不管,要是影響了工作,你就找他們好好說說。農民嘛,本來就不好管。不過,如果說了不起作用,就辭退。”

“我天天說他們,沒用。”

“那就辭退,沒說的。”三嫂坐到自己的位子上,心中還不平,氣。

志剛見三嫂手裡拿著一封信,問道:“三嫂,你手裡拿的是什麼?”

“哦,我忘了。這是鎮政府汪秘書帶過來的,說是要我們派人去參加一個學習班。”志剛打開信封,他看完對三嫂說:“這是區政府辦的一個人力資源培訓班通知,要求一年以內註冊的新辦企業都要派人參加。”三嫂問:“收費嗎?”公司傳真機天天收到這種通知,都是收費很高的各類學習班,所以三嫂這樣問。

“通知裡說,這是個政府服務項目,不收費。”

“不收費去也費時間。不過,要是不去人,政府會不會找我們麻煩?”志剛笑了:“三嫂,你好象是初中畢業吧?”

“是啊。我的成績好著呢,可是爸媽不讓上高中,就嫁人了。”

“初中生也有學習能力了。三嫂,這個班就是花錢也應該上,何況還免費呢。這次我去學,下次就輪到你去。”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