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槍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白素道:“我先和紅綾去查銀行的事情,我們可以隨時聯絡。”我點了點頭,在張泰豐的唉聲嘆息中,和那四人一起登上了吉普車,駛向機場的一角,來到了一架直升機前。

直升機看來很殘舊,是美國軍隊使用的那種中型運輸用途直升機,上機之後,那四人向我們介紹了這次行動所帶的配備。

配備可以說相當齊全,尤其是通訊設備,每個人都有兩具行動電話,一具可以和遠距離通話,一具是我們六個人之間互相通話之用──可以使我們六個人聯絡成為一個整體,不至於失散。

這互相通話的設備十分重要,可以使我們在三公里的範圍之內,即使互相相隔超過一公里,也可以進行會議,商量一切。

直升機由四人之中的兩個負責駕駛,飛往山區,目的地是探險隊和匪徒發生槍戰的所在。

起飛之後,四人就向我和張泰豐敘述探險隊失蹤之後,他們搜索的經過。

飛行時間大約三小時,在這三小時內,四人將他們搜索的經過說得很詳細,我聽了只是搖頭苦笑,而張泰豐的臉卻越來越難看。因為聽他們說起的經過,搜索工作實在找不出病來。也就是說他們的搜索沒有結果,我們再次進入山區,也會同樣沒有結果。

原來他們四個人,每人率領一個搜索小組,在槍戰地點向四個不同的方向出發,去找尋失蹤了的探險隊,探險隊有七個隊員,而且有許多物資,行動經過之處,一定會留下痕跡,絕無可能會消失得無影無蹤,而他們的搜索竟然了白卷,簡直不可思議。

我把這一點提了出來,四人苦笑,他們的回答是:“衛先生你到了現場,就會明白。”這時候我心中充滿了疑惑,一時之間也不懂他們這樣說是甚麼意思。我的疑惑之中,包括了他們為甚麼要從四個不同的方向去進行搜索,難道就不能確定探險隊從哪一個方向離開槍戰地點?

我並沒有發出問題,因為他們既然說了我要到現場才能明白,現在問了,他們必然還是用這句話來回答我。

一切當然只有等到了槍戰現場再說。

我那時候已經想像到槍戰現場的地形可能十分特別,可是再怎麼想也難以接近實際情形。我會在後文詳細描述現場的特殊地理環境──這對於瞭解故事的發展有相當幫助。

事實上在未曾到達槍戰現場之前,我已經對看到的地理環境驚訝不已。

直升機在河的上空,向河的上游飛,我知道目的地是山區,可是在看到了前方出現了巍峨的高山之後,還是到驚訝。

一般來說從空中看下去,高山高聳的覺不會很明顯,可是這一帶的高山,由於山勢十分險峻,即使從空中來看,山峰還是給人一種面而來的強烈壓迫,由此可知如果在地面上的話,山勢是如何險惡。

的河水,在接近山區的時候開始變得湍急,越近山河水越急,由於河水湧起花,所以在覺上像是可以聽到嘩嘩的水聲一樣──事實上由於直升機很吵,當然是聽不到水聲的。

河水從兩面高山中奔騰而出,兩面高山形成了一個峽谷,在峽谷的底部,大約寬三百公尺左右,兩岸本沒有道路,只有長年累月被湍急的河水沖刷得圓溜溜的大石塊。

那些大石塊全都光滑無比,可以想像到要沿河步行前進是何等樣的困難。

看到了這樣的情景,我不對這個探險隊的勇氣和毅力表示欽佩,尤其佩服典希微──她是典型的都市女,可是竟然沒有被這種惡劣的環境嚇回去。

不等我發問,那四人就道:“探險隊沿河的左岸前進。”這時候我也發現,河的左邊,多少還有一些可供人前進之處,而右邊的山崖全是峭壁,幾乎直上直下,別說是人,就算是猿猴,只怕也難以攀緣。

真想不到還沒有正式進入山區,就看到了這樣的窮山惡水,真難以想像進入山區之後,會是甚麼樣的景況!

在直升機飛進峽谷之後,特地降低了飛行高度,目的當然是為了可以把下面的地形看得更清楚,這一來,也就更加驚心動魄。

只見接近三百公尺寬的河面,越向前越窄,水勢也就更急,在寬的河面上,河水已經像是沸騰一般,翻翻滾滾,等到向前去,河面收窄,水勢之急,簡直像是開了閘門的大水庫一樣。

我心中想到,這樣的地形,可稱為天造地設的水力發電站的站址,卻沒有加以利用,真是可惜。

直升機向前繼續飛,在河道漸漸收窄時,水更是洶湧澎湃,濺起的花至少有一百公尺高,直升機雖然在空中飛,也像是隨時可以被噬一般。

世上頗有些人喜歡一種運動叫做“急”──用橡皮艇在急中飄而下。他們應該到這裡來試一試,看看結果會怎樣。

在中國古代的記載中,常有形容形勢險惡的河,說“連鵝都會沉下去”而眼下的河水,我看簡直連空氣都會被奔騰的河水卷下去,直沉河底,再也浮不上來。

張泰豐也看得目瞪口呆,他不住喃喃地道:“到這種地方來幹甚麼!到這種地方來幹甚麼!”而我一方面驚駭,一方面也更佩服典希微和其他探險隊員的勇氣。我們使用先進的通工具在空中飛行,尚且不免到驚心動魄,探險隊要在岸邊步行前進,別說體能上的困難,單是要克服心理上的恐懼,更不容易──這裡的地理環境是大自然的創造,而人和大自然比較,實在太渺小了!

我估計這樣的急大約有三十公里,到了河道最窄的時候,是看來自天上直瀉而下的瀑布──其落差並不是很大,不會超過二十公尺,可是其氣勢之雄偉,連號稱世界第一大的也瞠乎其後!

看到了這樣的形勢,真難以想像再向前去,會是甚麼樣的情景。而前面的情景,確然完全無法想像。在經過了峽谷最窄的部份──大約只有十五公尺之後,前面豁然開朗,兩邊的山崖突然向左右分開,高山到這裡截然停止,變成了向左右伸展的千仞峭壁,至少伸展出去超過一公里,山勢才繼續向前。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