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折 夤夜惶競,燔火朱明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阜陽秋氏並非武林世家,而是東海有數的豪商。

到了秋拭水這代,以觀鬥記述成名,留下名垂青史的巨著《秋水名鑑》,乃至召集六合名劍丶弭平妖刀之禍,為江湖人所景仰,這才贏得了“萬刃君臨”的美名。

秋拭水身家鉅萬,卻不好聲之娛,熱衷蒐集寶刀名劍,極盡考據鑽研,猶如治學;凡是登門賜教者,莫不熱情款待,因此遊遍及天下,上至帝王公侯,下到販夫走卒,都有這位秋莊主的知好友。

而莊門上的額匾所題,乃取“汪涵海量,可以浮鼎”首末四字,也寓有百川入海丶不厭涓滴之意,秋拭水以此為園邸命名,可見心氣。

但既涉江湖,無武功而坐擁家財神兵無數,不啻持黃金招搖過市的孩童,名聲畢竟不能化作實刀實劍,來抵禦現實裡無處不在的惡意。

“莫非是招人覬覦,山莊才破落如斯?”少年瞧著明顯乏人照料的破落宅門,心中暗忖。

“都說‘富不過三代’,樓起樓塌尋常事,豈獨江湖不然?”像是聽見了他的心語,也可能是少年腳下一霎間的遲疑漏了餡,老人淡道:“‘萬刃君臨’秋拭水雖是集結六合名劍丶力促正道抗擊妖刀的英雄,可惜不會教兒子。

後人不肖,也就是這樣了。

”少年在莊外約莫十丈遠的樹叢止步,小心放下老人,匿於蔭深處張望著。

正是這種超乎尋常的謹慎,使二人能在劣勢中不斷甩脫追兵,活著逃到這裡。

可能是目的地近在眼前,老人莫名有些浮躁,整好襟帶,正走出樹叢,才發現少年一動也不動,詫然道:“怎么?”

“……有些靜。

”少年雙目不移,片刻似乎意識到這不是同長輩說話的口氣,轉頭低道:“我總覺不大對勁,再瞧會兒罷。

”老人不失笑,遙指左側燈籠畔的一物。

“只要懸著那物事,浮鼎山莊一牆之內,便是動刀兵的安全所在,無論正黑白,決計不敢在此物之前造次。

若非如此,何必冒險前來?”那是一面旗招。

旗布在燈籠的紅光下泛著怪異的深紫,形制與茶酒鋪子所懸相類,掛在“汪涵浮鼎”的拙重題字旁,未免有些不倫不類。

旗上有個看似“豐”字的潦草圖形,作淡紅,不知是繪是繡;這么簡單的圖樣,卻硬生生寫出了龍飛鳳舞之,如羽飄卷,居然有幾分磅礴氣勢,直破布飛去,在風中恣意曲展。

少年再瞧一眼會過意來,旗招原來是青底白字,在大紅燈籠下才得如此。

聽老人續道:“蒼城山儲胥仙境的‘青羽旗’,正是‘霓電老仙’厲金闕的號記,見旗如見人。

莫說與此旗為敵,便是稍有不敬,曾受老仙恩惠的江湖人,那可是要與你拼命的,而你不知有多少這樣的人丶是不是身邊就有,須如何提防……最好的辦法就是敬而遠之,切莫冒犯老仙聖顏。

”少年曾聽恩師說過,海外蒼城山的霓電老仙乃是武林奇人,關於他的傳說能往前追溯幾百年,怕有幾十代人聽過厲金闕的名號。

據說任何平凡無奇的武功到了老仙手裡,或更動招式順序,或搭配什么想也想不到的內外功夫——多半亦是乏人問津的俗物凡品——便能脫胎換骨,成為一門絕學。

數百年來,老仙不知指點過多少人,令多少將頹或已滅的門派振衰起蔽,再造輝煌。

這些蒙受恩澤的人自不會到處宣揚,而老仙不收取代價,有緣之人方能航過絕海怒濤來到仙島蒼城,求得老仙改造武功後,平安迴歸東洲本土。

老仙只要求他們立下一誓。

“……不得對青羽旗出手。

”少年恍然點頭。

“持青羽旗者,還能求這些發過誓的人一事,等同老仙之請。

若是拒絕,據說蒼城山便會派人來收回你的武功,至少百多年來,沒聽說有違背青羽之誓的。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