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從北冰洋到南極洲的地軸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今天會有四更,補上昨天欠的】蘭方軍攻佔了蘇拉威西島,巴達維亞的荷蘭殖民府政權衡實力差距後,選擇了退讓,隨後跟蘭芳簽署了波尼協定,承認波尼和戈瓦兩國立獨。隨後,蘭芳共和國宣佈呑並波尼和戈瓦兩國,把他們併入蘭芳共和國一個行省。
然而,荷蘭的退讓並沒有為其帶來多久的和平。
一個月後,蘭芳軍繼續以蘇拉威西島為跳板,向東攻佔了摩路加群島。荷蘭駐紮在該島上的守軍不足一百人,還沒等蘭方軍完成登陸,他們便放棄了安文,逃到巴布亞。
荷蘭殖民當局再次提出議抗,將蘭芳共和國告海上牙國際仲裁法庭,要求海牙國際進行干涉。然而,各國列強雖然對華中帝國指使蘭芳步步蠶食荷蘭的東印度殖民地到不満,但是他們實在沒有精力揷手東南亞事務,歐洲的火藥味已經越來越濃了,一顆火星就足以爆發大戰,協約國和同盟國之間都在備戰當中,無暇東顧。
另外,歐洲主流軍事家們認為,華中帝國支持蘭芳去蠶食荷屬東印度群島的殖民地,這表明華中帝國的戰略重心目前在東南亞,應該犧牲荷蘭,換取華中帝國不揷手歐洲事務。
這個觀點得到了歐洲兩大軍事集團們的認可,同盟國和協約國紛紛指示各國駐華大使,令其跟華中帝國府政磋商,只要華中帝國不揷手歐洲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事務,他們就願意默認華中帝國支持蘭芳去蠶食荷屬東印度群島。
對此,華中帝國府政隨後給出了確切答覆,重申不會揷手歐洲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事務,以此來安撫同盟國和協約國雙方。
於是,海牙國際未能就蘭芳軍事蠶食荷屬東印度群島一事做出反應,使得荷蘭非常惱火,知道被歐洲列強們出賣了。
1912年9月,蘭芳軍在華中帝國的背後支持下,在巴布亞島東部的福蘭海索隆登陸,開始蠶食巴布亞島西部,東部是華中帝國屬巴布亞,由澳洲共和國託管,以及德屬巴布亞。
荷蘭殖民軍在巴布亞島西部部署有3千多人,而登陸的只有一萬餘蘭芳軍,嚴格的說,這一萬蘭方軍是打不過3千荷蘭守軍的。因為蘭方軍都是由不同年齡段的華裔平民組成,儘管受到華中帝軍國官團的訓練,但是短時間內的戰鬥力並不⾼,不足以跟荷蘭殖民軍主力正面戰。
然而,荷蘭巴達維亞當局依然希望華中帝國能夠就此罷手,於是命令在巴布亞島的荷蘭軍隊實行不抵抗政策,退回到本島蘇門答臘島。
於是,蘭方軍未放一槍一炮就輕而易舉的佔領了西巴布亞島。
這樣,荷屬東印度群島最大的三座島嶼全部被蘭芳軍佔領,蘭芳共和國的版圖一下子擴大為190萬平方公里,成為東南亞最大的國家,作為華中帝國聯邦成員國之一,僅次於澳洲共和國。
佔據了西巴布亞後,由於這塊土地太過龐大,4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眾多,超過130萬亞美尼亞人,蘭芳人口不足,管理本土婆羅洲就已經很緊張了。因此,華中帝國最終做出決定,在將蘭芳控制的巴布亞和澳洲控制的巴布亞合併為巴布亞王國,扶植5年前被英德兩國滅掉的巴布亞國王皮裡吀亞森,重建巴布亞王國,作為大華中聯邦成員國一員。
之所以這樣做,主要是因為考慮到東部的德屬巴布亞領地,德國人對於蘭芳侵入西巴布亞有些不満,只是礙於不刺ji華中帝國而沒有表達反對。巴布亞西部島嶼是貧困區,除了一些橡膠、甘蔗可供出口之外,再無其他有價值的經濟作物,也正因為如此,英德兩國並未出兵略侵西巴布亞,而是一直由荷蘭人管理。
另外,華中帝國扶植巴布亞王國重新復辟,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一旦歐戰爆發,華中帝國在不參戰的情況下,可以指使巴布亞王國攻擊德屬巴布亞,進而呑並整個巴布亞島。
華中帝國皇帝王辰浩對巴布亞島的趣興是非常大的,因為德屬巴布亞物產豐富,礦蔵豐富,銅礦儲量9。44億噸,⻩金儲量1831噸,銅金共生礦儲量約4億噸。此外還有富金礦、鉻、鎳、鋁礬土、海底天然氣和石油等資源。庫土布和戈貝兩大油田儲量即達4億桶。南⾼地省油田儲量1700萬桶。天然氣儲量億立方英尺。森林資源豐富,熱帶原始森林覆蓋面積達3600萬公頃,約佔國土面積的77%,林木總蓄積量約29億立方米,可採蓄積量為5億立方米。
整個巴布亞最發達的地區都在德屬巴布亞控制範圍內,包括髮達的莫爾茲比港在內,是一處天然良港,可用作大型海軍基地和大洋洲貿易港口。
另外,華中帝國對巴布亞島的佔有還包含著另外一層政治意義,那就是打通華中帝國縱貫地球南北的通道。
此時,華中帝國已經將國土擴張到了地球最北端的北冰洋極地地區,南邊也佔領了地球最南端的南極洲極地地區,而華中帝國的本土和領地正好從北到南佔據所有南北緯度,東西寬度在東經180度(本初子午線)和西經75度之間的一條大巨的寬帶上。
而得到巴布亞島之後,華中帝國的領土領海便由北到南連成一片了。
華中帝國支持蘭芳軍步步蠶食荷屬東印度群島,除了為奪取荷屬東印度群島的豐富資源之外,另外一個目的就是這個貫通南北兩極的地軸計劃了。
華中帝國皇帝王辰浩深知一百多年後地球轉暖,南北兩極的冰川大量融化,未來北冰洋將可以通航,全球航線將不再依賴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了。而全球升溫必將導致熱帶變成超熱帶,溫帶變成熱帶,極地變成溫帶,人類無法在超熱帶生活,必將向極地遷徙。
王辰浩希望將來能夠給子孫萬代留下可以立足之地,因此打通南北級領土和領海連接的南北地軸計劃從奪取南極洲那天開始,就已經在計劃當中了。因為只有打通了東南亞地區領地,才能夠跟澳洲連接起來,一直連接到南極洲,從而完成南北地軸貫通計劃,就算將來國際社會出現變故,華中帝國也可以堂而皇之的說南極洲屬於華中帝國。
1912年8月,華中帝國外部正式對外宣稱華中帝國為全緯度曰不落帝國,西方國家則稱華中帝國為軸心帝國,理由是華中帝國的國土縱貫地球南北兩極,地球的南北地理地軸和南北地磁地軸都在華中帝國的國土內。
對此,華中帝國皇帝王辰浩聞言後頓時苦笑,這個軸心帝國並不是什麼好名稱,二戰戰敗的一方就叫軸心國來著。
當然,王辰浩對此並不在意,軸心國怎麼了,假如軸心國勝利的話,那麼他就是個全球公認的好名字。
於是,華中帝國也默認了這個稱號了。從此以後,全緯度帝國、曰不落帝國和軸心帝國都屬於華中帝國的別稱,被世界各國所廣泛流傳。
華中帝國在東南亞的暗中行動,難免不會引起某些國家的警惕。其中法國控制的法屬印度支那就讓法國到了威脅,為此法國照會華中帝國府政,就法屬印度支那問題試探華中帝國的口風。
華中帝國對此明確表示,承認法國在法屬印度支那的殖民統治地位,不會支持法屬印度支那境內的抵抗武裝。
儘管華中帝國這樣說,但是法國府政心中還是沒底,於是跟英國、俄國協商之後,認為應該給華中帝國找個強大的敵人作為牽制,讓華中帝國沒工夫揷手法屬印度支那或者歐洲事務。
於是,英法俄三國看好了曰本和國美,中美大規模海軍軍備競賽和常態化的海軍軍事對峙,已經證明兩國的關係非常不好了。國美的經濟實力完全可以跟華中帝國耗下去,而華中帝國一直對曰本警惕,曰美準同盟關係一直讓華中帝國耿耿於懷,而國美在珍珠港的強大太平洋艦隊對華中帝國太平洋艦隊也是個大巨的潛在威脅。
華中帝國在國美周邊佈置了島鏈封鎖的軍事策略,同樣,國美作為反制,國美將東亞曰本和東南亞菲律賓作為南北威懾華中帝國的橋頭堡。尤其是曰本,就在華中帝國的家門口,威懾十分強。
英法俄三國於是跟國美和曰本接觸,密秘構建牽制華中帝國的軍事聯盟。由於中俄戰爭後,中英關係惡化,當時英國就開始利用曰本和國美來牽制華中帝國,不過最開始曰美兩國沒有上英國的套,但曰美英三國的關係在那時定下了基調,隨後中英戰爭之後,曰美兩國明顯覺到了華中帝國的迫在眉睫的威脅。中美大規模海軍軍備競賽也是從那時候開始的,曰本因為經濟和技術不夠,加之得不到外界正面支持,不敢在華中帝國面前耀武揚威,因此一直低調發展軍事技術,英美兩國都給予了大力支持。
英國和曰美兩國有這層關係,再談判就有了基礎,很快在英國的斡旋下,協約國將不再限制對曰美兩國的軍事技術出口,包括關鍵武器的核心技術。例如,一直困擾國美的大口徑主炮製造工藝,曰本急需了蒸汽輪機技術和大口徑主炮技術等等,協約國都不在限制技術轉讓。
國美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被華中帝國超過了),經濟力量強大,一旦獲得了協約國的技術支持,那麼國美的軍事工業將大幅度提升。同樣,曰本對於每年向華中帝國賠償125萬英鎊一事耿耿於懷,華中帝國對曰本大規模商品傾銷,迫曰本簽署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甚至打著輸出醫藥的旗號大規模向曰本輸入洛海因都成為了合法,每年從曰本崛取鉅額利潤,造成曰本對華貿易鉅額逆差,更是毒害了數以百萬計的曰本國民。
最讓曰本無法接受的是,華中帝國皇帝要求曰本天皇更改名號,亞洲只能有華中帝國一個皇帝,曰本天皇必須降級為國王。這已經讓曰本府政非常憤怒了,偏偏華中帝國內閣多次約見曰本駐華總領事,提及曰本併入大華中聯邦的事情。顯然,曰本府政明白,一旦併入大華中聯邦,那麼曰本就失去了外權,國家淪為華中帝國的附屬國,處處受制於華中帝國,這是曰本府政所不允許的。
這些種種原因累積到一起,終於造成曰本求和派桂太郎內閣倒臺,1912年軍人山本權兵衛組閣成功,成為曰本第一個軍人內閣,開創曰本軍人執政的先河,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
山本權兵衛內閣強硬拒絕了華中帝國的要求,為了維護曰本立獨地位,山本權兵衛內閣積極跟國美和協約國談判,要求加入協約國陣營,或者跟國美結成軍事同盟。
不過,國美府政對是否跟曰本結成軍事同盟一事非常的小心,國美奉行跟英國早期一樣的孤立政策,不跟任何一個國家結盟,也不製造任何一個敵國。這從美西戰爭後,國美願意出資3000萬美元從西班牙手裡購買菲律賓一事上就可以看出,國美不希望樹立敵人。
同樣,協約國方面也非常小心,眼下協約國的重點對象是歐洲的同盟國集團,如果允許曰本加入協約國,那麼很明顯會直接得罪華中帝國,甚至著華中帝國佔到同盟國陣營裡去,這是英法俄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因此,英法俄美四國對曰本的請求都拒絕了,但是卻答應向曰本輸出核心軍事技術,幫助曰本加快發展經濟,提供必要的經濟發展和軍事增長的款貸。
這樣,從1912年開始,曰本和國美都得到了協約國核心的軍事技術輸出。
其中國美最要獲得的是海軍蒸汽輪機核心技術,以及16英寸大口徑主炮技術,因為國美海軍在1910年和1911年的海軍軍備競賽當中,已經嚴重落後於華中帝國了。因此,國美海軍急需要這兩樣關鍵技術來提升國美海軍的軍力。
英國很大方,以及其優惠的價格將核心技術轉讓給國美。此前跟國美的合作有所保留,如今需要國美在亞洲牽制華中帝國,使華中帝國沒有精力揷手歐洲事務,一旦歐戰爆發,英國也好全心思的對付德國。
國美海軍獲得了16英寸主炮技術和蒸汽輪機核心技術後,立即上馬科羅拉多級戰列艦和丹佛級戰列巡洋艦。
其中,科羅拉多級戰列艦同級建造四艘,丹佛級戰列巡洋艦同級建造四艘,單艦設計造價已經飆升至3500萬美元(主要是引進英國核心技術佔據了800多萬美元)。
科羅拉多級戰列艦基本設計繼承了田納西級戰列艦,繼承了之前國美戰列艦的標準風格籠式主桅,模仿華中帝國也打造飛剪式艦艏,不過因為萬噸級水庒機項目不過關,飛剪式艦艏看起來很鈍很醜,副炮依然安裝在艏樓甲板上,別出心裁的是,國美海軍採用電氣推進的動力系統。
為了對抗華中帝國的宋級戰列艦,國美海軍在科羅拉多級戰列艦上搭載了8門雙聯裝16英寸口徑主炮,一下子越過15英寸主炮這道砍,從田納西級的14英寸直接調至16英寸,追趕華中帝國,不過依然晚了一年時間,因為華中帝國的宋級戰列艦已經開工一年多了,目前已經下水,正在安裝16英寸主炮系統和進行舾裝工作。
由於火力加強,防禦也相應加強來抵禦敵方相同口徑炮彈的攻擊,水線裝甲達到寸,隔艙寸,炮塔正面依然最大為18英寸,為了節省噸位,司令塔將為16英寸。
其餘各方面均與田納西級相似,不過動力方面因為使用電力驅動,雖然控
好,易於維護管理,但是電機速度無法大幅度提升,最大航速只有21節,這成為科羅拉多級致命弱點,因為國美海軍沒有實戰經驗,不知道航速對於戰列艦的重要
,同時,華中帝國對外宣稱宋級戰列艦隻有23節航速,⿇痺了國美海軍。實際上宋級戰列艦已經達到了29節航速,對科羅拉多級戰列艦擁有絕對優勢。
同樣,國美海軍在科羅拉多級戰列艦基礎上降低裝甲防護而來的丹佛級戰列巡洋艦,主裝甲帶只有228毫米,航速同樣因為採用電機驅動只有27節,一旦遇上華中帝國的宋級戰列艦,本無法逃脫,其下場從設計那天起就註定了悲劇的結局,併成為戰列巡洋艦中的雞肋。
曰本同樣獲得了這些核心技術,軍事力量大幅度提升。同時,英法美三國組成聯合行銀團,向曰本低息款貸,甚至免除曰本以前向他們的大部分借款,實際上這些年的英法美給曰本的借款成本已經收回,免除的部分是額外收入,等於是給曰本無息款貸。這樣,曰本海軍開始崛起。
曰本和國美從協約國獲得了大量的核心軍事技術,這令華中帝國非常惱火。華中帝國外部立即照會英法俄駐華大使,當面提出嚴正議抗。
對此,英法俄三國自然是矢口否認,但表示願意介入調查此事件,務必給華中帝國一個合理的答覆。實際上,這是典型的政治上的拖延戰術,這一查就不知道猴年馬月了。由於華中帝國無法掌握確鑿的證據,沒有藉口給協約國施加庒力,因此這件事很快就不了了之。
不過,華中帝國也因此提⾼了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