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夕陽VS朝陽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一天幾個老師都沒上課,幾乎全在帶孩子們悉這座學校。
去年李老師和方老師來這裡支教,冬天時太過苦寒,所以發起了那場募捐冬衣的活動,在舂天來時愛心企業捐贈了款項修建新的小學,一直到六月份才建好了這座新的小學。
在此之前,孩子們還是在那座破窯裡的小學讀書。
小學建好後就放暑假了,村裡的孩子們還好,可以隔著圍牆和鐵門看到新學校是什麼樣子,山裡的孩子來的很少,加上學校裡還有不少府政撥下的、外面捐獻的物資,學校一天到晚也不敢開門,直到今天開學,才是新學校第一次對生學們亮相。
即使是村裡的孩子,也沒幾個見過這麼漂亮的房子,從悉教室開始,他們就“啊”
“哦”之聲不斷,等看到嶄新的圖書室和食堂後,更是⾼興的都要哭出來了。
秦朗他們不明白,還是張校長在一旁解釋:“以前娃娃們吃飯就端個碗蹲在門口,怕弄髒教室,天冷的時候,那飯還沒進嘴裡就涼了;他們除了課本也沒什麼故事書看,現在見到這麼多故事書,當然⾼興哇。”多媒體教室裡的東西對孩子們來說是全然陌生的,只有幾個家裡有電視的孩子能看出那是“電腦”至於電腦是幹什麼的,怎麼用,一竅不通。
一群孩子好奇地擠在上鎖的多媒體教室門口,瞪著圓溜溜的大眼睛看著裡面的東西,猜測著它們的作用,黛文婷悄悄從口袋裡拿出一部機手,開始拍攝孩子們伸頭探腦扒在窗邊的照片,嘴角帶著一絲笑意。
“新希望。”她在微博裡打下這麼幾個字,又將照片添加,雖然這裡沒有信號發不出去,但是可以先放到存稿箱裡,等有信號的時候直接上傳。
短短兩天,因為李老師發放冬衣的故事,她的微博粉絲已經增加了近一萬人,那條關於紅星小學現狀的文章也有了五六千的轉發,很多粉絲都留言希望能看到關於更多鄉村小學的事情。
也有不少是想要下鄉支教的年輕人,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
還有很多曾有過支教經驗的前輩教她,該怎麼去換一張當地不限流量的上網卡,該怎麼借用各種設備增幅信號云云。
她有種預,只要再堅持一陣子,自己絕對會紅,成為最有名的大v之一。
江昭輝靜靜地跟在黛文婷的⾝邊,就像是一道沉默的影子。
他的⾼大在這個山村裡也像是個異類,很多男孩子壯著膽子過來問他有多⾼,當知道有一米八五時驚訝地嘴都合不上,在他們的印象裡,只有樹才能長到那麼⾼。
蘇麗的⾝邊早圍了一圈問東問西的孩子們,孩子們都能有一種可怕的本能,知道哪些大人好說話,所以她的⾝邊也是人最多的。
她是個好脾氣,不管孩子們問她什麼稀奇古怪的問題,她都會跟著答出來。
“老師是怎麼來我們這裡的?”一個扎著小辮子的女孩攥著自己的服衣,像是醞釀了許久才鼓足了勇氣問:“是坐驢車來的嗎?”
“驢車?”蘇麗問了她的姓名,知道她叫劉小丫,是五年級的生學,杜若班上的,於是笑眯眯地說:“不是的,老師先從家鄉坐機飛到了西安,再坐火車來了這邊,又坐大巴車到的n縣。”聽到“西安”兩個字,劉小丫眼睛一亮。
“西安,是那個有很多兵馬俑的西安嗎?”
“是的,是那個有很多兵馬俑的西安。”被劉小丫的說話逗笑了,蘇麗乾脆席地一坐,開始說自己是怎麼來的,如何到了n縣做大巴車到大壩子鄉的石嶺,再轉小巴車到紅星村附近,路上如何丟了行李。
那小女孩像是終於找到一個願意聽她說話的人一般,時不時問一些有關蘇麗“冒險”的問題,譬如車票要多少錢,坐車的地方是什麼樣子的,蘇麗見她好奇,她問的問題基本都答了。
其他孩子很多也沒出過遠門,在一旁聽得津津有味。
到中午吃飯的時候,大嬸在食堂門口拿個破鑼勁使敲了起來,於是孩子們⾼興地一鬨而散,就像是他們在城裡放學似的直奔廚房而去。
食堂不大,不夠所有的孩子在一起吃飯,所以只能分批,先讓低年級的孩子先吃,年紀小的孩子不經餓。
蘇麗他們也跟著他們進了食堂,看見每個班上已經有孩子進去端吃的了,不由得欣地笑了起來。
之前張校長介紹過,是每個班都有值曰生,專門負責給同學們分發吃食,在吃飯的事情上不需要老師管。
杜若隨便掃了一眼,見抬著簸箕和餐具出來的都是女孩,眉頭皺了一皺。
鄉下的孩子們自理能力都很強,絕對沒有在城裡那樣一年級了還要別人喂的情況,只有生怕吃的不夠快被別人搶的事情。
國家補貼每個鄉村小學的孩子餐費四塊,這四塊錢看起來沒多少,但可以吃上兩個饅頭一個雞蛋還有若干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