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結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幾個月後,李梅平安產下一個女嬰,取名為孟欣然,小名叫樂樂。名字是李梅冥思苦想好久才定下的,便是希望孩子能一生快樂順心。
孟瑞山覺得這個名字很好聽,寓意也好,就同意了。李梅暗自觀察了幾天,看孟瑞山的臉好,沒一點嫌棄是閨女,就放下心了。
孟瑞山哪會嫌棄自己的孩子,不管是男是女,只要是他家的,都是心頭。這不,李梅一坐月子,他就開始到處折騰著買補品。雞是不缺,他聽說女人坐月子得多吃豬蹄、喝魚湯,便經常跑去屠戶家買豬蹄。至於魚,他自個想法子撈去。趕到是集的時候,他就會買上兩條。反正他把東西買來,都
給李香了。
李梅坐月子是妹子李香伺候的。自從李梅出嫁後,家裡的飯食都是李香做的,在大姐的指點下,她的做飯手藝突飛猛進,就算趕不上大姐,做出的飯也比一般人好多了。何況家裡現在啥也不缺,這麼長時間她的手藝也練出來了。
李香欣喜地看著小手小腳的樂樂,安似地跟大姐說道:“大姐,人家都說先開花後結果,下次姐姐一定能生個大胖小子。”其實李香是聽人說了幾句閒話,這才說出這樣的話安
她姐。
“生男生女又不是自己決定的,不管怎樣,都是我的孩子。況且家裡有壯壯了,我也不怎麼擔心。我看你姐夫高興的,沒見他整
買這買那燉湯讓我喝嗎,還說別委屈著她閨女,想吃什麼就跟他直說,他去想法子。”李梅這會兒養出
來了,因為不出門,臉
白皙又紅潤,看起來氣
很好。她話一說完,姐倆相視而笑。
小樂樂剛出生是渾身皺巴巴、紅通通的,讓李梅看了好一陣心疼,覺得可能是因為自己懷孕期間沒吃好的緣故,才導致孩子這樣。後來告訴了李大娘,李大娘笑著安她:十有八九孩子都這樣,養上幾天孩子就能變白了。
這樣李梅才稍稍放心,心照顧起孩子。說起來,有時候李梅
覺,家裡沒個女
長輩還真不方便。有些事情作為年輕媳婦不懂,不管是作為婆婆或者是孃家娘,都會指點一下。可李梅就沒這福氣了,婆婆和親孃都去了,只能在遇到不懂的問題再去勞煩別人。
果然,沒過幾天孩子就發生了神奇的變化,身上變白了,皮膚看著更水了。眼睛隨了李梅,又黑又亮,像是兩顆不染纖塵的黑寶石一樣。李梅越看越愛,沒事就摸著孩子的小手親幾下。她謹慎地很,沒敢親孩子臉,怕有什麼通過她傳染給孩子。
壯壯不明白為什麼弟弟變成了小妹妹,可他見了小妹妹,還是很歡喜的。每天一早就起來去看小妹妹,在孃親的同意下,摸摸妹妹的小手小腳,軟乎乎的,真好玩。就是妹妹不會說話,孃親說妹妹明年就能叫哥哥了,等妹妹會走路了,他可以領她出去玩。
李梅坐月子也沒忽略了壯壯。不管她吃什麼,都會先讓李香盛一碗給壯壯吃。不管是雞還是魚,都讓壯壯管夠吃。比如說燉了雞,李梅自個喝雞湯,讓李香把剩下的雞湯再加點鹽燉燉,讓他們當菜吃。她不能吃鹹,別人肯定吃不慣。
三年後,李梅拿出的種子經過多次試驗,確定也能在外面種植。已經有好幾家跟風,問她家買了種子,種在自家田裡了。至於孟瑞山搞出來的新品種,也有人跟著種,不過跟孟瑞山一樣,開了幾畝荒地種上,看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結果自然是大吃一驚。就說那地瓜吧,在他們的心照顧下,不說高產,畝產兩千斤是有的。而且此地種出的地瓜很甜很好吃。
關於地瓜,李梅教了大家很多簡單的吃法,整個煮著吃,切成條或塊炸著吃。還可以切成片曬乾,這樣利於存放。李梅告訴大家,地瓜也可以餵豬,只是剛種出來大夥稀罕,沒人捨得拿去餵豬。
李梅還利用地瓜的做法賺了一次錢。她會做拔絲地瓜,就把法子賣給了酒樓。李梅還告訴酒樓老闆,這種做法不但適用於地瓜,還可以做拔絲山藥、拔絲香蕉、拔絲蘋果等等,若是想叫個好聽的名字,還可以取名琉璃地瓜。
酒樓老闆覺得這道菜香味俱佳,是一道上佳的甜品,能
引很多顧客,專門到李家村收購了所有地瓜,讓跟著種地瓜的幾家大賺了一筆。地瓜放現代不值錢,可現在是物以稀為貴,價錢因為李梅的菜譜水漲船高,成了稀罕的金貴吃食了。
一時間,琉璃地瓜成了遠近聞名的招牌菜,在附近幾個縣城盛行起來。
李梅估計,等大夥都跟風種起來,再過幾年,地瓜肯定成了大眾貨,到時候就不值錢了。
李梅又想起粉條可以用地瓜做出來。她不知道具體是怎麼做出來的,好像聽說過是加明礬。於是李梅讓孟瑞山去縣城的時候去藥鋪找找看,能不能找到明礬。孟瑞山打聽了一下,藥鋪還真有這種東西,他就買了一斤回去。
李梅反覆實踐了多次,終於做出了乾粉條,只是條件有限,做的粉條比較寬,沒能做成細細的那種。不過,這已經讓李梅很知足了,畢竟是她費了好大功夫才研究成功的。幸虧她原來愛看飲食方面的書籍,知道這方面的東西多些,才能瞎鼓搗出點東西來。
她做了微辣的酸菜豬粉條,一家人都
喜歡吃。尤其是壯壯,一
粉條含到嘴裡,
溜溜一下都
進去了,吃起來特帶勁。
李梅跟孟瑞山提出,可以把粉條加工,賣到外地去。這東西曬幹後易存放,不容易變質,可以賣到遠一點的地方。孟瑞山覺得這是個賺錢的好法子,做成了能賺大錢,就去縣裡找了縣令,跟他商量這件大事。
原來,最近幾年縣裡經常出現新鮮事物,尤其是高產量的地瓜,增產的糧種等,終於引起了縣令的主意。縣令查來查去,查到孟瑞山頭上,孟瑞山便在縣令心裡掛了號。
縣令是個清廉的好官,愛民如子,他駐守一方,當然希望幹出點政績來。上天垂憐,讓他發現了高產作物,他知道若是這種作物能在全國範圍內種植,等到災荒年,就不會餓死那麼多人了。這可是天大的事情,就吩咐手下人去查了。
縣令到了李家村實地考察,結識了孟瑞山一家。知道孟瑞山是從商人那裡買回的種子,還有孟瑞山有一雙可愛的兒女,有個賢惠能幹的媳婦,做了一手好菜。
孟瑞山除了將種子的來源隱瞞下來,其他如數告訴了縣令,包括育苗、積肥等各種經驗。縣令考察完畢後,不敢也不想隱瞞,便把這裡的實際情況上報。
很快,上面就派官員到李家村考察。孟瑞山一家得到了獎勵,獎勵他五百兩銀子,三十頃地,還有地周圍的幾座荒山。此外還免了他的賦稅,讓李梅成了名符其實的地主婆。
其實,不光是孟瑞山得到了獎勵,凡是參與此事的官員,事後都升了官,縣令也是如此。由於此事是他上報的,就由他負責地瓜擴種的事件。等他任滿,說不能還能再升一級呢。
縣令帶孟瑞山和顏悅,私下叫他孟老弟。因為有縣令私下護著,就算有人眼紅孟瑞山的機遇,也沒人敢找茬。
孟瑞山也有眼,受了縣令的好處,有功的事情自然是推到縣令那裡,不只為了回報縣令的維護,更是為了維護一家的安危。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家沒底氣,若是一夜暴富,恐怕是沒好
子過了,就把很多有好處的事情告訴縣令。再說了,他聽說縣令夫人可是出自世家大族,好好供著肯定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