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規矩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14莫家在京城也算名門大戶,自然規矩齊整,天剛亮,姑娘們便由大丫鬟們領著,去老太太的福壽堂請安,這也是回靖州後的第一次請安,所以格外鄭重些。
為討老太太喜歡,姑娘們皆是一的萬福如意紋樣的琵琶襟水紅錦緞,且佩戴了各自的金鎖,連蔣姨娘懷裡的小葉棠也是一樣。孫氏俞氏行過禮後,便有嬤嬤拿出厚絨緞的蒲團放在地上,哥兒們姑娘們一字排開地跪下磕了頭,完了是姨娘們,蔣姨娘初次進靖州莫府,補了個大禮,老太太命人拿了柄嵌珠簪子給她。
因莫維頗看重子侄功課,早已安排了哥兒們讀書去處,今兒也是第一天,是以正安正澤磕了頭便去莫維那裡用早膳,然後隨他去拜謁師傅。老太太也嫌人多吵鬧,遣散了姨娘們,只留了孫氏俞氏並姑娘們說說話。
這時,孫氏才得以細細打量這四個侄女們的長相,最出挑的自然是已經長成的莫月棠,她膚白皙,身量修長,頭髮盤了個
緻的雙環髻,顯得玲瓏乖巧。此刻她正主動給老太太問安,聲音清脆動聽,一雙杏眼頗為靈動,看上去很聰
,在靖州的閨秀中也屬於長得出挑的那撥了。可能也是大幾歲的緣故,她的一舉一動都矜持有禮,頗有幾分大家閨秀的樣子,看來楊姨娘也下了不少功夫。雖是個庶出的,估計也能找個不錯的人家!
老太太本子冷清,也不太搭理,但莫月棠絲毫不以為杵,一行話說得行雲
水,既場面又貼心,還湊了點趣,落落大方,小姑娘也算不容易了!
旁邊那個該是俞氏口中的莫心棠罷,孫氏的眼睛在她身上轉了幾圈,她倒是一直半低垂著頭,不怎麼言語,不過坐姿也算規矩。她簡單盤了個髮髻,了支翠玉簪子;皮膚也算細膩,這種細膩倒不是養出來的,怕是天生的吧…雖低垂著頭,從側面也看得出她細密黑長的睫
,還有小而尖的下顎,只怕也是個美人胚子呢!孫氏一時想出了神…
等回過神,再看兩個小的,雖還未完全長開,皆是孩童模樣,怕是以後長相也趕不上兩個大的了。右邊那個嫡出的,五官與俞氏肖似,孫氏知曉俞氏生產時有些不順,因此小姑娘身子稟弱,到了青州倒是養好了。只是也被俞氏寵溺壞了吧,眉目還惺忪著,神中有一絲不耐,好歹也是在老太太這裡…她脖子上那個五彩瓔珞,倒是
好看的…另外那個小的,粉團臉,一笑眼睛眯縫起來,倒像個年畫娃娃,十分討喜,也算乖乖聽老太太說話呢!
孫氏在家裡冷清慣了,身邊猛然多了這麼些個妙齡小姑娘,倒是越想越高興!只是看老太太歪在炕上不語,不溫不火地喝著參茶,心裡“咯噔”一下,倒把臉上的笑容收斂了幾分。
老太太受完禮,不慌不忙道,“連奔波,你們也累壞了…這幾年,俞氏也辛苦了,既回來了,凡事就有家裡依靠。姑娘們也能一起學學規矩…”俞氏忙彈起來,回道,“娘這麼說可是折煞我了,這原是媳婦兒的本分…”老太太聽著,掃了月棠她們幾個一眼,也不說話,端起茶碗輕輕吹著,看了一眼旁邊的孫媽媽。孫媽媽見狀,便上前說:“姑娘們久不居府裡,不知道府內的規矩。老太太是長輩,有些話不便說,今
就讓我這老婆子託個大,給姑娘們指點下規矩。”說時,素錦上前,撤掉了姑娘們墩子上的厚錦坐墊,一大清早屋內尚有冷意,打著瞌睡的玉棠立馬清醒了,其他幾人不知為何,也有幾分忐忑,只盯著孫媽媽。
孫媽媽對著姑娘們福了福,道:“那老婆子就饒舌了,今回來一早給長輩請安,姑娘們有如下錯處:四姑娘卻打瞌睡,似聽非聽,不恭不敬;三姑娘短了梳洗,疏忽容
;二姑娘不待長輩發問,便自行開口,且過於聒噪…”
“女孩兒家人品德行最重,舉止教養就在這一舉一動中,越是體面人家規矩越是做得好了,免得出門被人恥笑,姐兒們都是聰明人,當知道當中要緊。老太太的意思,就是咱們莫府的姑娘不能這麼沒有規矩。”一番話說得又急又快,竟有些疾言厲的樣子。幾個小姑娘俱被說的面紅耳赤,話也說不出來。
老太太令丫鬟素心捧出幾部佛經,平靜道,“都抄抄佛經罷,也能靜靜心,姨娘們也一起抄抄。三丫頭那個梳頭丫鬟,罰兩個月俸…”從進門一直低垂著頭的心棠,猶豫了下,磕巴道,“孫女沒有會梳頭的丫鬟…”覺到俞氏的目光馬上
了過來,她忙縮了縮腦袋。
旁邊卻有人忍不住了,月棠不忿了半宿屋子的事,早上又賣力陪老太太說了半天的話,沒討到好反被指責了一通,早窩了一肚子委屈。見那一直不被待見的三丫頭居然敢在老太太面前下嫡母的面子,不大喜,她到底年紀小忍不住,飛出一句,“三妹妹在青州被太太一直勒令靜養,連字都沒學幾個,何況梳頭的丫鬟!”一時間,俞氏臉
難看,莫心棠將頭垂得更低了,玉棠聽得徹底醒了。
對於原本看好的“選手”這麼搖身一變,孫氏唯有在心裡哀嘆,這姨娘教出來的,顧出了面子,到底也顧不了裡子啊!
最後,莫月棠和莫心棠各多抄五遍佛經,但臨別時,老太太到底喚出個小丫鬟,跟了三姑娘。
次,去給老太太請安時,莫老太太留下姑娘們用早膳,只是,席間,飯菜剛剛擺上,孫媽媽又“託大”講起了用膳的規矩,二姑娘的茶杯端得不對,三姑娘的袖子多捲了幾道,至於四姑娘,更是喝粥用筷,姿勢皆不得要領…孫媽媽越講越引申,越講越活泛,甚至講起來了佈菜的五種姿勢六種站法…大意是,這用上一餐早飯,端一杯茶喝一口粥,都有成例的做法!
半個時辰下來,飯沒有吃成,規矩也沒學對,其間,二姑娘哼唧了幾聲,四姑娘橫了幾下眉…姑娘們又一併在福壽堂罰抄了幾遍佛經,整一上午餓得前貼後背…
次次,請安時,老太太問起了姑娘們的讀書才藝,她們倒也再不敢張揚。月棠靜靜搬出了琵琶,彈了個半支曲子;玉棠默默背誦了兩段《女誡》;寧棠乖乖呈上了新學會納的鞋底;最後,等了半響,心棠“羞愧”道,“孫女不才,沒甚才藝,給老太太講個段子罷:話說,這唐僧師徒走到了深山老林,唐僧停下腳步說道:‘就在此處休息,悟空你去化緣。’悟空環顧四周,覺得妖氣很重,於是就用金箍
在地上繞著師徒三人坐著的地方畫了一個圓圈。他說:‘師傅,畫完了,你看圓不圓?’”如此便完了,滿場的人冷在那裡,孫媽媽的皺紋
成了一團,老太太似笑非笑喝了一口茶…
以顧青青戰戰兢兢的個,當然不擅講冷笑話。只是當年本科時有室友一枚頗擅此道,早講一個、晚說一個,四年間朝夕相對,耳濡目染…心棠本也想
兩句詩、誦兩句詞,可惜萬惡的應試製度,考後即忘。終到用時,衝出頭腦的竟是一波一波的冷笑話…沒冰壞人罷?!
姑娘們散去後,素錦立刻領著一串捧著六角小食盒的丫鬟從外面進來,在炕上擺上一張黑漆帶雕花小案,擺上十幾碟各小食,黃燦燦的南瓜餅、白馥馥的山藥糕、紅彤彤的石榴酥、桃子
餞、楓葉糖…又喚來素來口齒清脆的素心,從一堆話本子中找出了莫老太指定的那本,朗聲唸了起來。
老太太隨手捻起一塊酥放入手中,“噗嗤”笑了一聲,伺立著默默咽口水的小丫鬟們對於讀的內容,心不在焉,現下目目相覷,難道今兒這話本子格外好聽麼?!訓練有素的素心一邊讀著,一邊莫名:這主角還沒上場呢,莫非這園子描寫得中了老太太的意?
莫心棠回到自己的竹里居(昨兒剛想出的名),吩咐了青橘陪著老太太賞的丫鬟去安頓,自己坐下來吃了三年來最好的早膳,紅粳米薏仁粥,水晶蝦仁小籠,翡翠三鮮蒸餃,兩下粥的小菜,外加兩道甜食,早上這麼一折騰她早就餓了,外加這些年也饞壞了,頓時秋風捲落葉一般一掃而空,看得旁邊伺立著的孫氏補撥過來沒幾天的小丫鬟們一愣一愣的。
隨即,她捧著撐脹了的肚子,開始發愣:莫老太果真是個妙人!有她這般看重“規矩”府內諸人必然謹言慎行,料想自己再被“靜養”的幾率便大大降低了罷!
孫氏派人知會過姑娘們幾遍,錦繡閣的莊嬤嬤後就“進駐”莫府了,“女紅班”也要開班了!
俞氏又私下訓過話,莊嬤嬤在京城家族裡頗有幾分顏面,讓姑娘們都規矩些,傳出去名聲也好聽!另外機會難得,也命各人的媽媽大丫鬟看著姑娘們,用點心思學繡,孫媽媽可是會來檢查成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