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求婿中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沒過幾天的某家簪花會上,看莫家四姑娘攢了幾支圓球千紅,也沒怎麼好看,極其普通…便得了葛家夫人的好一番誇獎,便有好事女眷湊過去言及,好似也有別家與莫家接觸什麼的…葛夫人有些驚怔,不敢大意,想了一想,與老頭說道說道,覺得婚事還是早早訂下來比較放心,晚上找個時間會兒子去了!

葛夫人用心準備了幾番說詞,剛開了個頭,還未及展開,那葛二郎就反應過來,“莫家?莫非是那侍讀學士莫吉的女兒?”葛夫人話語猛然被打斷,不知何意,匆忙點點頭。

這廂葛二郎已失聲笑了出來,他官授翰林院文職,與莫吉也打過幾次道,笑道,文官里人人都知曉,內閣裡,那莫吉是數得上的草包,簡直是不學無術的典型!虧得親孃還誇那姑娘家裡書香傳家,腹有詩書,有這樣一個親爹,料想女兒也絕不會是什麼才女,識得點字就不錯了…

被兒子這麼劈頭譏笑了一番,葛夫人悶不已。

葛二郎發揮了一會,看到親孃吃癟的模樣,更覺好笑,轉頭看看時間,要到了溫書的時辰了,便找了由頭趕葛夫人走,不容她再說什麼了。

葛夫人在書房門口站了半盞茶的時間,幾次敲門進去,但是想想,之前她屢次大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兒子如老僧入定一般,充耳不聞,只留得她一人講得頭昏眼花、口渴煩悶,這次還未想好新招,必定又會敗下陣來,只能訕訕地回了,找老頭訴苦去。

然,葛夫人也沒那麼容易死心,她一面覺得莫家不夠如她所想的那麼爭氣,一邊覺得還是要保留這個可能結親的機會。

然,第二再見俞氏,只見得她與那鄭大將軍夫人甚是親熱地攀談著,鄭夫人的手還在玉棠鬢角輕輕摩挲著,不知道在誇讚些什麼…心下不是滋味,葛夫人便也湊過去,想參與進去,看看她倆到底是在聊婚事否,結果被鄭夫人一早看出意圖來,緊緊霸住俞氏周圍。

葛夫人清貴人家出身,一舉一動矜持有度,哪比得上徐氏的嗓門和力道,一會就被擠到一邊去了,沒她什麼事了,有點惱恨,看那俞氏仍舊一副笑盈盈的樣子,也沒有幫她說話的意思,更加惱羞成怒:自己兒子到底是個有前程的,難道比不過那打仗的草莽武夫,莫家這副腔調,莫家四姑娘也不過姿平平,簡直是一家子草包,這親事不結也罷!

鄭夫人成功pk進第二輪,一切進展順利,孰、知、道!外甥那邊卻自己起了火…

還記得與顧家結親的白家麼?失去了顧家這個倚靠,這幾年,那白家在靖州是每混下,這兩年將將給兒子買了個軍職,便在鄭將軍的營下。這白家兒子正是白頌薔的堂兄,白頌芷的親哥。

當年沒能嫁入顧家,白頌芷這三年高不成低不就,也沒找到合適人家,隨著年紀漸大,有些急了,白家的固有基因,要是急了,總是會做出點進大膽的事來,這白頌芷當然也不例外。

不知道親哥在家裡說了點什麼,這白頌芷便對鄭家外甥上了心,直嚷著要去校場看練兵。

校場軍律嚴苛,白家大兄怎敢逾越,但拒絕了幾次,親妹依然不依不饒。

他好歹也是個不大不小的武官,有點小權,那軍律條款裡也總有點空子可以鑽鑽,想來也不會出大事,於是帶了妹妹,裝好遮擋的布幔頭紗,讓她在外圍不起眼的某個角落裡安靜待著,帶了幾次,也相安無事。

某天恰逢鄭家外甥領著練兵,還是騎兵,號令剛發,千軍萬馬撲騰而來時,有個小姑娘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一個箭步不知要往哪個方向衝。

行在最前頭的鄭家外甥完全本能反應,撲過去救人,其實是抓人,一把將那姑娘撈到馬上,還沒反應過來,只見那白頌芷便抓住自己肩頭不放,一邊著細氣,表明被嚇到了,驚魂未定,一邊淡定地撥開面紗,出臉來,再伸出纖纖細手,拂了拂自己領口上的灰塵,綻開一朵笑顏!

鄭家外甥當即石化,白家頌芷腦子卻清楚得很:這眾目睽睽之下,到底抱了不是…

最後,在鄭夫人面前,鄭家外甥只撂下一句話,那白頌芷是要娶進門的,正室或貴妾皆可,只是她年紀也不小了,還是儘早抬進門來。

說完便轉身離去了。

留下鄭夫人一人久久愕然。

鄭夫人悶死了:自家是被坑了,就憑白家姑娘這身家名聲,自然是不配做正的!更不要說跟莫家姑娘比了,簡直天上地下…外甥要負責,不至於要將自己賠進去吧,你這一早納了個貴妾,還有哪家姑娘願意嫁進來做正,你又不是什麼皇帝老子!

估計那小子心裡也明白,怕是看上這白頌芷了。

要怪只能怪,這白姑娘如此火勢猛烈,連自家外甥這塊堅冰也融化了…

實屬無法,過了幾,鄭夫人不得不拜訪了白家,白家早有準備,不大的宅子也算收拾得妥當齊整,白家姑娘一舉一動也是規矩得體,對鄭夫人親切奉承得恰到好處。

儘管這樣,鄭夫人也是看不上白家,不過對白頌芷的比例還是沒話說的,能讓自家外甥開口求娶,已經證明了有幾分膽韜略,更何況,自己也拿外甥沒法子不是…

而且,門楣低也有低的好處不是,總是好拿捏些…

尚未拉過小手、送過荷包,親事就定了,鄭夫人暗歎,這男女姻緣的事,老人家都說是天上掉下來的,的確有道理!

鄭夫人雖麵皮比尋常官宦主母厚點,但也不至於沒臉沒皮,自覺沒法再見俞氏,還未及俞氏反應過來,就躲得沒影了。

這段時間,外面也就算了,自己府內,總要彰顯一番,所育兒女才學婚嫁皆被大伯家壓了一頭,這次終於可以出口氣…不出三,家裡上下的丫鬟婆子都知道四姑娘在靖州頗有閨譽,比當年大姑娘還興盛幾分,求親人家絡繹不絕,還都是顯貴人家!那二太太眼睛都挑花了!

結果這邊已有兩家卻無蹤跡了…然而,這長樂伯府卻主動起來了。

事無徵兆,長樂伯突然親自領著次子郭齊,來莫家拜訪,貴客突然盈門,莫維、莫吉只得全程陪著,連莫老太也喝了半壺茶,掙扎著神,聽長樂伯說了一番一點不好笑的玩笑話…

雖沒直說,結親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這顯貴求到自己門上,自然也沒有拒絕的道理,總歸不是壞事。

對於婚事,長樂伯走後,老太太瞌睡倒了未及發表意見,莫維孫氏表示允諾,莫吉俞氏則喜氣洋洋。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