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竹裡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兩家告辭後,程子玥提起,逛園子時,兩家姑娘也起過一些小爭端,當時她與三妹指揮丫鬟去搬桌椅烹茶去了,聽得不是很清楚,大致是那王家姑娘說起自己也是識得葛二郎的,贊過她的詩什麼的,只是這葛家哥哥子偏僻清高了些,以後有什麼不到之處還要孫家姑娘多擔待…那孫家二姑娘聞聲臉
變了幾變,不過終究沒有出聲,反倒是孫家大姑娘,也不羞惱,淡淡回了幾句,倒搞得這王澤瑜
無趣的…
程裕易依舊是一副淡淡微笑的樣子,但終究是從自己肚子裡出來的,襄南郡主曉得他心裡多半轉了風向,總歸一點熱乎勁也無了。
襄南郡主猜測,緣由無非有三:一是,近距離見了孫家二姑娘,覺得不過爾爾,很是失望,歇了心思;二是,聽了葛二郎與孫家大姑娘做親的首尾,有所嘆,對這姻緣之事又往深裡想了一層,拔高了要求;三是,…莫非他最初看中的便是孫家大姑娘,本想有所謀算,只是今
也巧,碰巧知道這訂親的內裡緣故,故而覺得無望…
雖有三分懷疑,倒也不敢確認。於是,這襄南郡主硬留了程裕易一起用晚膳,還趕程修齊去了姨娘處,明著暗著敲打了老二一番:她雖希望他儘早結親,但也不會迫他,只因這姻緣之事不可強求,要順其自然,看著葛二郎和孫家大姑娘便知道了…
今天這兩位姑娘他也看過了,要是有心,求娶過來沒問題,只是她覺著,這孫家二姑娘和王家姑娘也是一般,所以若是不願意,這別家的姑娘也多得是…
只一條要緊,咱們是王府,要是毀了自家王府的聲名,她是萬萬不依的…
繞了這麼幾圈,襄南郡主腹內餓了…
程裕易最初只是淡淡聽著,而後倒浮上一層笑意,最後還笑著給親孃夾了筷芙蓉魚片。
這下襄南郡主倒有些發徵,難道是自己想錯了…
程裕易心裡苦笑,親孃雖年紀大了,倒也沒笨多少嘛…
當晚,郭齊卻突然上門來,程裕易料想他有心事,也不多問,哥倆出了忠信王府,直奔慣去的松鶴樓,老闆讓進雅間,開始把酒夜話。
郭齊確有愁腸要訴:本來他年歲已不小,終於訂好了遂心意的親事,府裡上下自然期望他早早完婚。
但這“以庶換嫡”分明得罪了那寧棠的嫡母,拒親她不敢,但是找個藉口拖一拖婚事倒是容易。於是,郭齊親母不便,由長嫂出面幾次上門,催促婚事,對方卻不冷不熱,藉口這莫五姑娘上邊還有兩個姐姐未有出嫁,長幼有序,長樂伯府也無話可說。
未及多時,那妾室家又來找了兩次,威要抬進門,眼見這事就要透出去、丟臉面了…
本來一切已經太平,這又翻騰出來…何況這換人的事,家裡老小心裡本來有疙瘩,郭齊生生又被大罵了幾次,爹孃兄嫂俱以冷臉對之…
這也就算了,只是自己究竟何時才能抱得美人歸啊?!啊啊啊!
郭齊一杯又一杯地灌下去,不多時便醉得暈暈的了,口裡還吶著:這莫四還好,這不能生的莫三何年何月才能嫁出去啊,啊啊啊,能不能冒出個男人收了她啊,啊啊啊!
…
郭齊嘆完畢,繼續醉倒在桌子上呼呼。
程裕易有些想笑,深知好友脾的他,曉得郭齊需要的無非是發洩一番,免得鬱卒在心,到底親事已訂,莫府門戶又比不過長樂伯府,頂多多些波折,結局必是順遂的。
想郭齊也是曉得的,所以只是傷神,談不上傷心。
他自斟自飲了幾杯,思及自身,不免鬱郁起來:從小長到此時,倒從未有過這種遭遇,沒有任何爭取的餘地,便敗下陣來。
若要硬去找些餘地,反而失德不美。他倒是不懼失德,敢為之,願為之,但那沉靜如深湖,能採擷天地靈氣、繡得出神入化繡畫的女子,想是不願的罷…何苦生生擾了人家的道路擾了人家的美事…
那葛二郎他也見過,本瞧不起他那耿直板正的樣子,孰知竟有如此大福!
不過他倒因此更懂了程裕容一層,長兄是用盡全力也未能如願,長嫂想必更早懂得,直接無為無視之,反正陰差陽錯至此,怎麼也不會再如願了…而他自己呢,連一絲力氣都用不上,天時地利人和皆沾那麼一點,卻都差得太遠,只能自己把心事捂得一絲不透…三種處境,雖迥然不同,卻同樣之苦…
又想到,那孫昭竹嫁後,黛繡多半便隨之絕跡,更加悵悵…想著近來還是多去錦繡閣訂些黛繡收藏為好…
那郭齊宿醉半醒,渾身痠軟,形容邋遢,不敢回家,只賴在忠信王府不肯走,程裕易將他安置在客房,便有丫鬟門
路送上解酒酸湯和熱水
巾。只是,郭齊藉著剩下的三分酒意,不肯睡,對著程裕易痴纏不已,不住喃喃道,“你總是個有主意的,沒有你搞不定的,幫幫小弟我罷!
…
”程裕易想到自己的處境,覺得諷刺,什麼有主意,自己也有沒法子的事不是…又賴不住郭齊胡鬧,幫他想了一想,忽想起大哥對於莫吉的評價,笑道,你不是還有個便宜岳父麼?!
隔了三,莫吉剛出了樞要處的門,尚未上轎,郭齊便笑臉兮兮地
上,甚是殷勤,一連五
,俱是如此。前兩
,分別去了靖州知名酒樓杏花村與百年老店和順齋,莫吉不比郭齊對靖州
稔,雖去也去過,卻翻不出這些好酒好菜好曲…再一
,與郭齊回了長樂伯府,早有長樂伯父子在那等候,仍是一番客套不提,親熱招待…再兩
,郭齊便隨著莫吉回了莫府,直奔福壽堂,拜謁老太太,言語周到,態度妥帖,十分討人喜歡(這次郭齊真是花了心思,下了血本,估計連這談吐舉止也在家練了幾遍)…
兼之,莫老太冷眼看俞氏胡鬧了這段時,實在也煩了:洩了火也就算了,還有完沒完!
莫吉與老太太雙管齊下,俞氏不免蔫了…於是,孫氏就緊著開始與長樂伯府議了議婚期,到底礙著寧棠的排序,訂了次年八月。
郭齊這條路走得太成功,不免得寸進尺,想再見見佳人倩影。
他跟莫吉暗示了一次。莫吉對於他這位高門準女婿自然是滿意的,特別是近幾裡的貼身奉承,人前頗有面子,更是笑得嘴也合不攏了,連親兒子都不知道忘到哪裡了!
於是,郭齊這番心思他自然能領會到位,也要幫他達成。
莫吉與郭齊商定,過兩,他再來陪老太太說說話。
郭齊見程裕易近些天總是懶怠無趣的樣子,便想拖他散散心。無奈近他出門的目的地很單一,那就是莫府。於是乎出了個餿主意,讓程裕易扮成隨從跟著他到莫府玩玩算了,想那莫府上下也無一人見過他、能認出他,扮成個小廝省去多少麻煩,倒也有趣自由;再說,這類似的事兒,他倆又不是沒做過…
程裕易的確懶得動彈,也不想說話,便由著郭齊安排擺了。
那,郭齊特意穿了一身雨過天青
的刻絲錦緞,顯得格外瀟灑俊俏,進了福壽堂,未及行禮,莫老太便命身邊大丫鬟扶起,問這問那,十分和藹。
郭齊心裡也敞亮,隔著屏風瞄到影影綽綽的少女影子,一邊和老太太說話,一邊還能瞅著空隙朝屏風拋眼,未及拋上幾個,那女子卻轉過屏風走進來,手上持了個茶盤,郭齊定睛大喜,這不是寧棠還能是誰…
程裕易作為小廝,卻只能在福壽堂院外守著…
甫初冬時分,寒意尚不顯,陽光正好,站了一陣,腿腳發麻,頗無聊。想著入冬了,姑娘丫鬟們大多守在屋內,瞧著走動的人也稀少,便想四下裡轉轉,想畢竟打著郭齊的旗號,憑他在莫府混成的這幅樣子,總出不了大事罷。
可是,這莫府,比起忠信王府,也忒小了點,因季節緣故,也無甚景緻可看,程裕易幾步便繞進後園,冷風一吹,人卻清醒了很多:果然跟著什麼人,做著什麼事,跟著郭齊,就是混賬事,他心裡亂笑了一氣,就想退回去。
未及往回退,卻發現已走到莫府深處,約莫第三、四進的房子了,卻是單獨一個小園,想是莫家姑娘們的居所,剛想繞過,卻見一位姑娘將另一位姍姍送出門來,後面還跟著幾個丫鬟,忙閃到一邊山石那裡去。
只見,送出來的那位,他見過兩次,辨了出來,便是郭齊不肯娶的那兇悍的莫四,那莫四長著一雙濃密的劍眉,怎麼看也是厲害的,這次郭齊倒真沒錯…另一個,他只隔著紗窗瞄過朦朧一眼,但仍舊認了出來,就是那眉目柔淨端妍的莫三!
那莫四大聲道,“怎麼老太太還讓你抄這麼些勞什子佛經!沒的把眼睛都抄壞了!我替你跟她回了罷…”那莫三莞爾,頓了一頓,打趣道“抄佛經好的,靜心,反正我這輩子,大約也就青燈古佛相伴了!”此言在程裕易聽起來甚是刺耳,他心裡一沉,也就沒聽到後面講什麼了…
自己這輩子雖肆意落拓,還是自有壑,既沒有孤傲狷介,也不曾阿世媚俗,不想卻造出這般深重罪孽!
反正孫昭竹與自己無緣無份,不若…娶了莫三也罷,總強過這好好的女子青燈古佛…
不多時,二人便散了,那莫三帶著一個丫鬟,轉身走回去自己的小院,著淺碧柳枝紋褙子的身影纖細雅緻…
不知被什麼力量所驅使,他竟遠遠地湊上去幾步。
隔著木柵園門,看到莫三那小院的門楣,從模糊到漸漸清晰的三字…
他似不敢信,退了兩步,復又重新抬頭辨認,赫然確是“竹里居”三字!
作者有話要說:看了很多很多網文,都是萬能+完美的男主女主,看著的確很!
俺卻想寫點不一樣的~當然文筆有限,沒有那麼好看…
程二一點也不完美,對於孫大還是莫三,程二也只是驚鴻一瞥,尚未達到愛的地步。
正常的古代男子,要讀書上進管理庶務,要遵循禮法孝順長輩,與正經的閨秀又沒怎麼接觸過,之前還有經歷過那麼多丫鬟小妾…何況,女地位那麼低…愛對於他們來說,應該很難的吧,所以程二還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學會愛。
至於程大,的確很渣也很呆,正因為呆,他才會深愛。但是,情深不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