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拒婚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當晚,程裕易匆匆趕回府,之前特意到錦繡閣取回提前一個月預定的那幅繡品,以討好親孃…現今這“黛繡”愈發難求了!不要說想都別想的繡畫了,就是繡品,選擇的餘地也不大,更多的,是客人提前很長一段時間預定,寫好大致的要求,捱上什麼是什麼…
當時,純屬為了未雨綢繆,他隨口道了一句,“團扇,贈母”,今拿到一方匣子,打開,果然是團扇,綃紗的,湘竹柄,繡了只栩栩如生的怒放牡丹花。
一兩朵並蒂大紅牡丹花,一朵含苞待放,一朵剛剛吐蕾。
雖是織繡,並不是用細線雕細琢,卻一樣的生動趣致,令人移不開眼!難怪這“黛繡”能得到靖州這一堆貴婦閨秀的狂熱追捧…
回到府邸,這繡品自然不是他自己遞到親孃那裡,照舊託付親孃房內的孫嬤嬤代勞。這陳嬤嬤是郡主的教養嬤嬤,已是老嬤嬤了,在房裡獨有些臉面,母親敬重依賴她,萬不會發作她,於是她也樂於為這些公子小姐們去討個好。
程裕易知曉,若是自己去送,不僅討不了好,搞不好被親孃當場火爆發作一場!
也難怪襄南郡主憤懣,這親事是她老早盤算好的!哪知道會有閃失…
這李希喬家的門第,配王府也不算辱沒了,難得這姑娘是看著長大,格玲瓏乖巧,奉承服侍自己也算用心,正好配老二這
蕩不羈的,能把這不聽話的兒子籠住…
反正這姑娘就在眼前,跟老二也是見過的,這般婚事也不算冒失,也不用著急。等到李希喬長成,及笄那天,她送過去一支鑲寶石蝶戲雙花鎏金簪,這般貴重的禮,李家也心裡有數了,當天兩家其樂融融。
孰知回到家與老二這麼提了一句,這小子就開始推三阻四,先是找了千萬個結親不適的理由,聽得她腦仁疼,再是半個月沒歸家門,杳無蹤影,找都找不到…最後連程修齊和老大也來勸她,說老二是個有主意的,強扭著也沒意思,不如索算了,或者過兩年再看看!
最後,程修齊甚至還說了一句,兒子不止一個,非要跟李家結親的話,這個不成,還可以問問另一個…
襄南郡主堵著氣,隨口一問程裕豐,他倒是面帶羞態,半天沒出聲,搞得她當場吃了一大驚!
稔老小的秉
,知道他大概是對李希喬印象不錯,心裡大致是願意的。
可是這番,她卻沒那麼願意了!
她雖中意李希喬為媳,但覺得配老小還是次了些。李希喬年長小兒一歲也就罷了,程裕豐如此清秀溫雅,倒顯得李希喬有些鄙了…老三的婚事不急,她還想慢慢挑呢…其實無非是婆婆心態,捨不得寵愛的小兒子,
覺配誰都可惜了!
襄南郡主不情不願、失落憤懣,威著程裕易,敷衍著程裕豐,拖延著李家,其實是心內拿不定主意;然後,她採取了六神無主的情況下慣用的方法,求借神助…
幾後,她低調地去靖州有名的月老祠合了幾個八字:程裕豐與李希喬年刑衝害,若硬要結合,便有血光之災風險,搞不好禍及家人;而程裕豐與李希喬倒是天賜良緣、佳偶一對,除此之外,還有若干溢美之詞…襄南郡主心花怒放之際,就把婚事給訂了下來。
然,這襄南郡主也不是笨的,過了數,嚼出不對來,派人去探查,果然打探出老二早先去過月老祠,打點過人、動過手腳是無疑的,並且,估計是知道早晚被親孃查出來,於是,親自出面,也不避嫌,一等親孃覺察,就早早暴
!
郡主頓時氣倒,揪不到兒子,就想衝上月老祠大鬧一番,但好歹是家醜,生生忍住了,每砸砸瓷器、瘋狂購物、刁難丫鬟、折騰老公來發洩…
另外,老二不是不想訂親、親近女人麼?了兩個妖嬈纏綿且不對盤的通房過去。
李家知道郡主一向偏疼這小兒子,無不允之道理,反正能嫁到這王府就是!惟獨這李希喬收到消息時,面對著窗外如水月,攥緊了拳頭,咬牙切齒,眼圈發紅,最後黯黯掉了幾滴淚…
程裕易自然知道李希喬對自己的心意,對於這世上的大多數事,他都通透得很。
小時候,李希喬便愛纏著自己,攢緊衣角求自己幫她摘花捉蟲做燈籠;大了些,李希喬每次來王府,總是心裝扮過,雖待在李夫人、郡主身邊,碰面時,總是低低地拿眼覷他;再大了些,會拿些新作的詩句給自己過目,往往滿紙是“趑趄登樓四顧,踦楹久駐無憑”、“微風拂藪水潺湲,悠然雙魬呢喃語”
…
他也不太搭理;這兩年,李希喬還暗暗送過幾個描花香包給自己,也不知道被他的大丫鬟收拾到哪裡去了…
他的確接觸閨秀不多,但也不至於一時被住了眼睛,對於李家希喬,他無甚
覺!也無法想象跟她共度一生…
王府裡,王爺程修齊的力大半用於培養長子,畢竟以後是要襲爵的;而襄南郡主的心思又幾乎分給了長女和幼子;這程裕易倒是完全跟著
嬤嬤、各路師傅長大…除此之外,唯一受照拂的就是,自五歲起,每月總要去外祖父西昌王府那住上幾
…
說起西昌老王爺,又是另一段長長的故事了…譬如,先帝非嫡非長,在皇帝爹暴薨後,順應遺詔繼位時,天下謠言四起,紛紛擾擾,各路藩王皆蠢蠢動…西昌王爺作為先皇親弟,身份十分
…能安享富貴至今,確是個人物!
啊,扯遠了!再扯回來,只是,從程裕易記事起,西昌老王爺就是個喜歡美貌通房的白胖老頭了…二十餘位通房,或柔美嬌,或妖嬈丰韻,或清秀恬靜,或華麗端莊…直接的副作用,就是程裕易過早對美女產生了頗強的免疫力…
但是他知道,每個月總有那麼一兩天,外祖父總要帶上一壺酒半隻燒雞,屏退其他人,對著外祖母的畫像叨叨個一整天,從“那些年我們一起抓過的螞蚱”講到“無子”那件小事等等等等…其實,畫像上的年輕時候的外祖母,既不算美貌高貴,亦無溫柔氣韻…無一絲殊處。
小時候,他不孝地想,如若親孃掛了,親爹必不會如此唸叨她(當然,親孃這麼強悍,必不會掛在親爹前頭)…二叔三叔就更不會了,周遭的叔叔伯伯好像都不太會…
受這番影響,程裕易雖個不羈、行為也不拘小節,但骨子裡倒是正派傳統的。對於自己的婚事,不僅看重,而且還有些期許。雖然究竟是什麼期許,他也說不清,反正不會像爹孃這般一邊倒的忍讓遷就!更不會像兄嫂這樣從最初的志趣相投,走到相對怨尤…
通俗一點,就如外祖父的“亭亭如蓋矣”程裕易亦想找一個不一樣的女子。
那柄牡丹團扇不負所托,果然起了些作用,第二,襄南郡主起來後,聽聞程裕易還未逃出家去,尚在他的小院中,也沒有衝過去發作,又聽到對於那兩個通房,他也無甚話說,老實乖覺地安頓在房中,心中又舒坦了幾分。
不過,這麼輕易就饒了老二,一方面是木已成舟,再怎麼發作也無濟於事,無非想出氣,另一方面,就是還有更煩憂的事佔據內心,那就是近來老大程裕容的妾侍快要生了…
這,程裕易也起得頗早,差人探聽母親房內的動靜,心中暗笑,母親雖厲害聰慧,到底不失作為女子的天真,以為
兩個通房就能讓他這裡烏煙瘴氣,也太小看他了。
就那兩位的斤兩,是喚作如夢、漱玉罷,昨晚他回到自己小院時,正在院門口推搡扯皮,一個裙衫皺成一團,另一個釵環搖搖墜,白可惜了不知誰取的兩個這麼綺思的名字…讓他院裡的人白看了一場笑話。
早就得到消息的他,本想笑納一下,結果也沒興致碰了,讓幾個老嬤嬤輪班,訓誡德容到天明,才打發她們去睡…估計今天她們也沒什麼力再折騰了。估計母親真是氣極了,連
來的鬧事通房,也沒仔細挑一挑…
他從未真擔心母親的事,無非是用時間耗著,這回的黛繡有用,大不了多跑幾次錦繡閣,母親從來都是這幅脾,能拒了這門親事,哪怕讓她發作個兩年三載,也是值得的!
倒是與母親一樣,他也有點替長兄憂心…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看了麥克尤恩的《追》,再度拜倒啊!推薦推薦~今天還上了紅字榜,受驚若寵!
謝看文的筒子們,
謝編編!
只是這文寫得越來越吃力了,又想多寫點,又想提高質量,關鍵也不是很寫得來愛情啊…
另外,之前一直是想到哪寫到哪,今天列了下提綱,發現還是要把宅鬥擴展到有一點宮鬥,下半篇才有大的背景啊!太糾結了!